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听力产品 > 听力耗材 > 正文

助听器的耳鸣测试

2012-08-29 15:47来源: 未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1、目的

耳鸣测试是为了采集一些定量的数据,以其尽可能地确定病因、病变部位、严重性及观察疗效。但是,由于耳鸣本身仅是一种主观症状,故目前尚缺乏客观测试指标以判断有无耳鸣存在,及耳鸣的严重程度。下列的行为反应测试,其可靠性及精确性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2、范围

适用于所有新声科技的超声产品和一切带有耳鸣治疗的产品。

3、耳鸣掩蔽匹配测试

1)耳鸣音调的频率匹配

耳鸣既可以为一种单一的耳鸣声,也可以是几种音调,既可以是纯音也可以是噪声,但多数病人耳鸣是纯音性质,故可通过音调的匹配来确定其音调的频率或是最令人心烦的主调。测试时,首先应让被试者了解音调并非属于强度或响度的范畴,两者不能混淆,然后确定耳鸣是纯音还是窄带噪声,或为混合声,且应让被试者了解,匹配的声音可能与耳鸣声不能完全相同,但应指出何种声音更接近于耳鸣声。

由于音调匹配的可靠性不大,且精确的匹配对于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也小,耳鸣病因与匹配音调频率之间也无明确的特异性的关系,故临床上不需要采用耳鸣分析器的特殊设备,而可用纯音听力计来进行耳鸣匹配。

测试频率从1000Hz和最接近的频率(如:表3-1)开始,可进行同侧及对侧给声进行匹配,从较低的强度开始,每一频率的强度应相同(0~15dBSL),然后改变匹配频率,频率调节根据纯音听力计的频率分档,间隔可尽量小些,被试者可比较测试的音调与耳鸣音调,当两者相同或相似时,该测试频率即为耳鸣的音调。

耳鸣音调的匹配频率,于6~12个月后重复测试,部分病人每天的重复测试频率变化也大。匹配频率变化的原因,可能与被试者对音调匹配有困难之故,但也可能因倍频混淆所致。如怀疑出现此种现象,且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音调频率匹配,可采用两者选一迫使选择的方法是:于对侧耳系列出现两种频率的声音,从1000Hz处开始,要求被试者指出那种声音的频率更接近于耳鸣,响度应与耳鸣声相同,频率增量通常为1000Hz。采用的匹配纯音频率及反应方法参见表3-1。从表3-1试验可见:被试者仍选择5000Hz,说明较准确的匹配频率为6000Hz以下、5000Hz以上。此法的试验,再试验的可靠性较大。

表3-1  音调频率匹配

 

试验系列号

比较的频率(kHz)

被试者反应频率(kHz)

1

1与2

2

2

2与3

3

3

3与4

4

4

4与5

5

5

5与6

5

2)耳鸣的响度匹配

为了解耳鸣本身的响度,以求明确了解对耳鸣完全掩蔽所需的强度,应做响度匹配。但是,在实际进行时,由于重振现象及掩蔽效应的存在而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新声科技的超声可以使用助听器(掩蔽器)的调节来耳鸣强度的匹配(给声强度从阈下开始,往上增加,断续给声,当声音掩蔽了耳鸣声时,被检者作出反应,为最佳匹配)。

4、耳鸣掩蔽效果测试

1) 最小掩蔽级

也称耳鸣掩蔽曲线测试,为测定刚可掩蔽耳鸣的测试音的最小强度级,根据耳鸣匹配的频率,选择纯音或窄带噪声,作频率250~8000Hz的同侧及对侧掩蔽试验,先做同侧再做对侧,测试法类似于响度匹配,给声强度从阈下开始,2dB一档增量,断续给声,当声音掩蔽了耳鸣声时,被检者作出反应,此强度级即为最小掩蔽级,其所连成的曲线,即为掩蔽曲线。

掩蔽曲线的优点在于了解耳鸣相同频率、远处频率或一定范围内的频率区对耳鸣的掩蔽程度。以便观察治疗的效果。

2) 掩蔽的时间衰减

以最小掩蔽级作持续掩蔽,如果耳鸣重新出现,则提高掩蔽声强度5dB,如再出现耳鸣则再提高强度,在耳鸣第3次重新出现,或整个试验时间已达3 min,试验即结束,记录增加的掩蔽dB数。此试验对治疗最有意义,如掩蔽衰减超过10dB,完全掩蔽则不可能。衰减为0~5dB,有效率为75%,衰减10dB或更多,有效率为50%~60%。

3) 后效抑制

也称残留抑制,是掩蔽声结束后掩蔽效应继续存在的一段短暂时间。耳鸣消失称为完全性后效抑制,如耳鸣减轻,为部分后效抑制,应用耳鸣匹配的声音或宽带噪声(3000~12000Hz),于最小掩蔽级上10dB、刺激60 s。停止掩蔽声后,了解病人耳鸣声响度是否与掩蔽前相同、加重、减轻或消失,耳鸣再次出现或回复至原来响度的时间。此种时程对于预测掩蔽治疗的效果有一定意义。如出现后效抑制,掩蔽疗法有效率可达81%,无后效抑制,有效率约为60%。如出现掩蔽后加重,称为回跳。掩蔽声强度一般与后效抑制的持续时间长短无关,而与抑制的程度有关。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