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价格估算,这些二手助听器约值3000万左右,如何合理处理这些二手助听器,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实有难度。
首先在中国,助听器属于二类医疗器械,国家尚未出台任何关于处理二手助听器的相关规定,按照现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二手助听器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市场,换言之,任何销售二手助听器属于非法。目前,在国内,二手助听器主要通过网络C2C的交易平台,在患者之间交易,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均能找到这些销售的信息。汉总编介绍说,这和美国不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要求,用过的助听器,也就是二手助听器可以销售,但是必须遵循和新助听器销售同样的规定,而且必须在包装和销售过程中,明确标注是二手助听器才行。
其二,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定,二手助听器也无法捐助,中国听力学网和几家慈善机构联系,均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捐赠用过的助听器的规定,因此,这些机构也无法接受捐助的二手助听器。而在国外,给慈善机构捐赠二手助听器是处理助听器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美国最著名的国际听力协会便一直在鼓励和接受二手助听器,然后,经过一定技术检验和维修,经这些专业协会和志愿的听力学家,再捐赠给发展中国家的听障患者。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有超过几十个慈善机构和组织,接受二手助听器,据悉全球每年至少有几十万台二手助听器,通过个人或者团体,捐赠给各种类型的慈善机构,最后送给世界各地的贫穷过的听障人士手中。加拿大听力学家蒋涛博士对记者称,其实,中国最早的助听器的使用也是通过国外捐赠带动起来。美国蒋博士自己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代表国际听力协会,为中国捐赠了近两百台二手助听器,目前仍有许多国际机构向中国的聋校和听力康复机构捐赠用过的助听器。
其实如何充分利用二手助听器的最大障碍是专业的服务和验配。汉总编强调说,由于助听器属于医疗产品,必须通过专业人士的正确验配才能发挥其作用,这和其他产品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二手助听器主要通过捐赠方式,得到重新使用,由谁来验配便成为一个难题。目前,国外主要依靠听力学家自愿提供免费服务来验配助听器,但是尔后的后期服务和调试也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无论如何,如何有效和合理处理二手助听器已经成为听力学行业和主管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最好能充分发挥这些助听器的作用,为没有经济能力的听障患者提供起码的康复手段。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助听器体积小,也属于电子产品,其中集成电路和其它元器件均能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必须按照现有规定有效处理。
因此,中国听力学网建议,国内助听器行业协会、听力行业学会、民政部门、残联康复机构和政府项目部门应该着手考虑如何处理二手助听器,既能发挥助听器的作用,又能符合国家政策,还需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最好能鼓励慈善机构接受二手助听器的捐赠,并能允许这些助听器被送个急需的患者使用。
- 上一篇:聋儿早配戴助听器并接受听语训练的前景如何?
- 下一篇:助听器使用过程需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