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公益慈善 > 正文

“大善人”陈树捐款900多万元建设家乡

2012-11-05 08:53来源: 南国早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天变冷了,陈树上门慰问村里的一名老人。本报记者 赵敏摄
天变冷了,陈树上门慰问村里的一名老人。本报记者 赵敏摄

  本报记者 赵敏 通讯员 崔俊娟

  博白县松旺镇松山村吉水屯的陈树,是一名经济能人。致富后,他热心帮助乡亲摆脱贫困,并捐出900多万元巨款,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大善人”。

  推销员打拼成经济能人

  陈树出生在吉水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就帮家人砍竹子编织箩筐赚钱糊口。

  18岁时,陈树揣着从亲戚家借来的90元钱,前往新疆推销一种叶面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局面终于打开了,他有了可观的收入。如今,他已成为一名资产雄厚的经济能人。

  大家都称他为“大善人”

  发家致富后,陈树不忘父老乡亲。从2000年开始,每年春节他都出钱慰问村里所有的老人。村里不管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他,或者被他听到、看到了,他都会管。周边村屯也有不少人向他寻求帮助,尽管有些不认识,但他总是能帮就帮。时间久了,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善人”。

  吉水屯76岁的老人陈运福,家境特别贫困,50多岁才娶到妻子。十多年前,夫妻俩起早摸黑干活攒了一些钱计划建房,可妻子却病倒了。结果,治病花完了积蓄,人也没留住。一家人挤住在低矮阴暗的泥巴房里,过着艰难的日子。

  2010年春节,陈树上门慰问陈运福的百岁母亲时,了解到他的困境后决定帮他建房。陈运福说:“当时,陈树把红包放到我妈的手上说,你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房子一定要建起来,钱由我来出,一定要让你们住上新房子!”

  11月4日中午,记者来到陈运福家看见,房子大门刷的是红色油漆,看上去有些洋气,内部布局是四房一厅,配有厨房和卫生间。如果不是当地村民介绍,难以想象这幢房子的主人,是被当地政府列为低保对象的贫困户。

  90多岁的老人陈甲福走不了路,只能常年呆在屋里,陈树给他买来轮椅,并叮嘱他家人经常推他到外边呼吸新鲜空气,看看村里的新变化。陈科诚和陈科钦两位老人,由于耳聋听不到声音,陈树给他们配了助听器……

  累计捐款900多万元

  松山村村支书朱强说,陈树除了扶危济困,还为家乡修路、建桥、建学校、建敬老院、建老人活动中心、建农家书屋、建灯光球场、建舞台、建文体广场、装路灯……累计捐了爱心款共900多万元,把家乡吉水屯打造成玉林市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记者看到,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从松山村直通吉水屯。村民说,这条路原来是一条羊肠小道。陈树认为,道路成了制约村民发展经济的“瓶颈”,便出钱修路。村民听说后,纷纷义务出工出力,还自愿拆除沿路5000多平方米的老屋、移栽1000多株果树。

  在吉水屯的河边,有一条长长的防洪大堤。村民说,河边有100多亩农田,以前经常遭遇洪水造成失收,村民欲哭无泪。为了保护农田,陈树拿出60多万元修了1公里长的防洪大堤。

  “去看看我们村的小学,这是村里的骄傲!”采访中,村民把记者带到松山村一所小学。记者看到,该校有美丽的教学楼、综合楼和教师宿舍楼,综合楼设有图书室、实验室、会议室等。村民说,学校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陈树为此捐了380万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弱势群体,致力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陈树今年被评为“博白县十佳好公民”。

  作者:赵敏 崔俊娟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