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们认真学习包饺子。本报记者 何秀摄
![]()
保存到相册
|
本报南宁讯 (记者何秀)11月11日,40多名广西八桂义工协会的义工与玫琳凯广西分公司的志愿者,年内第8次来到南宁市仙葫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声堂聋儿托教院,除了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并训练他们说话能力外,当天活动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教孩子们包饺子,让他们学会一些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8个月的相处,让义工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们更加自信、活泼了。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便以“找朋友”的游戏热身。孩子们围成一圈小跑,当主持人的击鼓声停止,发出口令是“3个或4个或5个小朋友黏在一起”时,孩子们便要找到相应数量的伙伴抱在一起。每次孩子们发现自己找朋友数量正确时,便会自信地大笑,并要拉记者帮他们拍一张团队胜利的照片留念。而没找对朋友的孩子,则会站到舞台前面给大家讲述一件事或朗诵一首诗。孩子们也不扭捏,大胆地“秀”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吐字非常清晰。
两个小时内,孩子们还玩了抢板凳、背靠背运气球、压爆气球等游戏,尽管每个孩子都乐得满身大汗,可是他们仍觉得不尽兴。孩子们说,上个月义工们因故没来陪伴他们,感觉好久没见了,想跟义工们多玩一会。主持人“小灰灰”便开始教孩子们跳舞,结合语言和动作一起训练。“抓抓、挠挠、扭扭、揉揉。”孩子们一边跟着学发音,一边练习舞蹈动作,他们的学习能力进步非常大,连平时从来没有涉及到的“揉揉”这个发音,都能一下子学会了。
“哪位跳舞跳得好的小朋友愿意到台前来做领舞?”主持人话音刚落,孩子们都高高举起了右手,甚至有十二三个孩子一下子跑到舞台前,很自信地说“我跳得好”。孩子们的举动大大出乎义工们的意料,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孩子如此自信。
孩子们游戏玩得热闹时,部分义工在一旁已把饺子馅准备好了,当天大班的小朋友能亲自下厨包饺子,这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施堃小朋友听力非常不好,但是他看到义工“黎阿姨”示范一遍包饺子的步骤后,便能自己独立完成了。而李嘉丽小朋友在义工“吉阿姨”手把手指导下,包好第一个饺子后,开心地捧在手心展示给大伙看。“饺子外形真漂亮,好棒。”得到义工的称赞,孩子们更起劲地学起来。
“点水、对折、使劲儿、打折、再打折。”义工一句句地慢慢教邓元竞小朋友发音,一边指导他按照步骤包饺子,每做一步,义工都要邓元竞重复一遍发音。“很简单,真漂亮!”邓元竞说一句做一步,饺子包好了,语言也多学会了好几句,乐得他不停地要求多包几个。4岁的徐俊杰小朋友是当天学包饺子最小的孩子,学习基本动作后,他不再需要义工们帮助,自己像模像样地一个人单独拿饺子皮、给皮边上点水、放馅、粘合,引得其他小朋友和义工们竖着大拇指连赞“棒棒的!”
新声堂的老师们称,孩子之前从来没有机会学包饺子,这样的事不仅让孩子觉得新鲜、有意思,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些孩子最令人担心的,就是他们长大后不能照顾自己,多学习些生活基本技能,对他们大有益处”。
- 上一篇:九旬阿婆栖身茅屋 爱心接力网友送暖
- 下一篇:遂昌残疾人法律援助站真情服务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