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十个聋子九个哑巴,先天的聋儿更是又聋又哑。可是,河北省涿州市一个先天耳聋的13岁小女孩杨子,如今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能熟练地说绕口令,与正常的孩子一起唱歌跳舞,一起上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杨子的爷爷杨永强。 't>r sp+#
孙女先天聋哑,爷爷发誓要让孩子开口说话 \k&1*b?h
今年13岁的杨子出生在河北涿州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3年前的秋天,杨子并不像其他孩子伴随着“哇哇”的啼哭声落地,而是安安静静地来到人世。 :7;[`bm(G
由于杨子父母工作繁忙,杨子便跟随退休在家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在爷爷奶奶的悉心照料下,杨子的身体长得白白胖胖的。看到孩子活蹦乱跳的样子,全家人心里乐开了花。 时光飞逝,转眼间,杨子已经3岁了,可不管爷奶奶教她说什么,她也只是睁着大大的眼睛笑笑。“这孩子是怎么的,怎么还不会说话?”杨永强心里疑惑。不久,杨永强把杨子带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杨永强:“孩子患有神经性耳聋,左耳损失110分贝,右耳损失130分贝!”“那她听不见?”“听不见,只有飞机起落声才能听得到。”医生摇摇头,打了个比喻。“能治好吗?”杨永强急切地问。“目前无法医治。”医生叹了口气说道。
杨永强并没有死心,他想:“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无论是打针还是针灸,哪怕是一线希望,我都要试一试,我要让孙女好起来。” 杨永强开始留意各种媒体,不论是电视,还是杂志报纸,即使是街头电线杆上刊载的“根治神经性耳聋”的小广告,他都会仔细留意,认真地抄在笔记本上,然后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四处求医。1995年12月的一天,一位医生告诉杨永强,北京的中国聋儿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对恢复聋儿说话能力的效果不错。听到这个消息,杨永强第二天便风尘仆仆地带着小孙女赶到了北京。随后,杨永强报名参加了中国聋儿语言康复研究中心顾问万选容开办的“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家长学习班”。每次学习,他都坐在最前面,一节讲座也没有落下。在爷爷的努力下,哑孙女终于出声了 随后,杨永强花了近1万元钱给杨子买回了助听器。他深深地记得聋儿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专家的话,“聋儿使用助听器的最佳距离是1尺以外,1米以内。”为了保持最佳听力,杨永强总是把杨子抱着练习说话。 聋哑孩子不知道怎样呼气,更不知道怎样让气流冲击声带发声。于是,杨永强便使用了各种办法:和杨子做吹气球、吹蜡烛、吹墨水、吹布条的游戏,变着花样训练她。杨永强把自来水笔的墨水滴了一滴到了吸水的纸上,与杨子玩吹墨水的游戏。一滴墨水逐渐形成了发散似的花,杨永强对杨子说:“杨子把墨水吹成了花。”杨子也跟着爷爷张开了嘴:“花、花……”为了帮助孩子正确发音,就“花”一个词,杨永强就对着孩子的口形说了上百遍。 为了营造语言环境,杨永强看见什么就教杨子说什么。从简单到复杂,一遍又一遍。只要杨子没睡着,杨永强就会不停地开口教她念。逐渐地,杨子养成了聆听的习惯。 1996年3月16日,父母来看望杨子。杨子见到爸妈,伸手就要妈妈抱。她伸开了双臂,用不太标准,有些支支呀呀的声音竟说出了“妈妈”,全家人都惊讶了,杨永强更是激动得把杨子搂在怀里,亲了又亲。 J l7z|QS
哑孙女熟练操起绕口令 fU*C/ d3
为了能随时请教专家,杨永强在北京一个亲戚家借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除了每天在家里教杨子练习说话外,他还时常带孩子去逛北京的公园、动物园。 当杨子好奇地望着公园里的鲜花,杨永强就教她说“花花”;看到动物园里的动物,杨永强就指着动物教杨子说“狮子”、“大象”、“孔雀”。在游戏中,杨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聆听,更学会了说一些简单的句子。 1996年12月20日,是一个让杨子全家难忘的日子。那天,杨子的父亲开车去了上海。晚上,电话铃响了,爷爷接听了电话。“谁来的电话?”杨子问。“爸爸打来的。”爷爷回答。“杨子,来接爸爸的电话吗?”杨子点点头。“爸爸,我想你,你开车不要喝酒,开车危险。”从来没有说出那么多连贯句子的杨子突然说出一大堆话来,让全家都震惊了,爷爷奶奶当时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把杨子抱在怀里。接下来,杨永强又从书店买回几本练习绕口令的书籍。空闲的时候就和杨子一块练习绕口令,与杨子比赛谁说得更好。在爷爷的促进下,杨子的普通话已经有板有眼了,非常标准。 别的孩子能做到聋儿也做到了 转眼间,杨子已经6岁了。为了给她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1999年9月1日,杨子被爷爷送进了涿州市铁路实验小学一年级学习。刚开始,老师们总担心杨子会因为听力障碍而产生自卑感。但看着杨子和正常孩子一起欢快嬉戏,一起认真学习,与同学们友好地相处,老师的顾虑很快就打消了。杨子毕竟是聋儿,摘下助听器她什么也听不见,即使带上助听器,在两米以外的距离,她也不会听得很清晰。但是,老师上课时站在讲台上距离杨子比较远,而且老师一般都有边走边讲课的习惯,这对于听力障碍的杨子来说就困难了。回到家,杨子就把自己的困难告诉了爷爷:“爷爷,老师讲课边走边讲,我听不太清楚,你可不可以告诉老师,请他不走动啊。”爷爷把杨子的情况向老师反映后,老师非常配合。 回到家里,细心的爷爷总会关切地问杨子:“今天你听懂老师讲课了吗?”看到杨子不太高兴的表情,杨永强便明白杨子有些地方没有明白。这时,他便会耐心地帮助杨子把功课补习一遍。杨子坐在爷爷身边,近距离地听爷爷讲课。爷爷非常耐心地给杨子讲解,直到她听懂为止。在爷爷的辅导下,杨子的功课学得比较好,每次考试都保持90多分,成绩在班上一直居于中上水平。 2000年,杨子上小学二年级时学校举办了运动会,杨子也有幸参加接力赛跑的活动。但在比赛前一天,她却变得闷闷不乐了。爷爷关切地问:“杨子,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了?”“爷爷,我就要参加接力比赛了。但是,我怕比赛时听不见老师发令,我担心跑慢了给班上丢脸。”杨子把心事告诉了心疼自己的爷爷。“哦,没关系,杨子,你能够参加比赛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呀。你可以告诉老师,让她在比赛发令的时候大声地叫你,或者给你打个手势,你还可以目不转睛地盯着发令老师的枪口扣下,然后飞快地跑出去呀。”杨永强安慰着孙女,抚摸着她的头。听了爷爷的话,杨子就拍起手来。“好啊,我明天就告诉老师。” 比赛那天,体育老师对着杨子大声喊“杨子,快跑,快跑!”一边做着手势,杨子心领神会,像离弦之箭射了出去。这次比赛,杨子在班上得了第一名,班主任姚老师高兴地亲了杨子一口。老师爱心的亲吻让杨子直到今天仍记忆犹新。 杨永强成功帮助聋孙女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和上学的事情很快传开了。2000年2月29日,在全国首届爱耳日座谈会上,杨永强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会议,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握着杨永强的手亲切地说,“杨子爷爷,很了不起,继续努力……” 为了让杨子学说话,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杨永强操了很多心,他落下了失眠的毛病。每天晚上,他只要一躺下,耳朵边就会响起杨子牙牙学语的声音。一天,杨子在爷爷的床头留下了一张纸:“爷爷,我知道因为我是聋儿,你很伤心,你太辛苦了,你要保重身体,多休息……”看到懂事的孙女为自己留下的纸条,杨永强激动得泪流满面。 >BqCkyM9Kf
6 `puTL?
- 上一篇:苏州聋人青年朱海江自强不息写书
- 下一篇:《棒球之爱》:态度比输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