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四川八一康复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2-07-21 21:17来源: 未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建设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是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由解放军四总部援建的一项政治工程、福祉工程和爱心工程。自2010年6月10日开始收治地震重症伤员以来,受到中国残联、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军区的大力支持。如今,来自四川各地的地震重症伤员在这里经过医护人员科学的康复治疗,大部分走出(chū)医院,重获健康自由的幸福生活!据悉,截止2011年底,该中心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07人,以“三瘫一截”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正逐步形成,500张床位已全部开放,床位使用(yòng)率达69%,共接诊患者24047人次,业务量年增长速度高达240%,其中:门诊20954人/次,住院3093人/次,出(chū)院2971人/次。康复治疗133504人/次,手术8630台/次,是2010年同期的7.7倍,业务收入突破了4000万元。专家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打造七大核心科室

    是什么原因和力量使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发展如此迅速?为此,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负责人罗增永。2010年岁末(mò),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刚运行不久,急缺高素质高学历的管理类人才,四川省残联面向全球公招3名副主任(副院长),但由于条件苛刻,仅招进罗增永一名副主任。罗增永如今任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常务副主任、法人代表,他是融医学、法学、经济学三个学科知识(shí)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这位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医学学士、复旦大学的法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对带领八一康复中心迈向全国一流的大型康复医院充满信心。

    他告诉记者,管理好、发展好四川八一康复中心,是四川省残联党组及上级领导的殷切希望,更是广大地震伤员和残疾人朋友的热切期盼。

 

    总后勤部原政委孙大发上将在四川省残联理事长毛大付、八一康复中心负责任罗增永陪同下视察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罗增永说,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自投入运行以来,在四川省残联党组、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年发展规划》确立的 “332”发展战略定位(3年保运行、3年达三甲,2年创一流)为指导,明确了康复临床、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提出(chū)了坚持1条主线,即以“三瘫一截”核心业务发展为主线;加强2条辅线,即以加强核心业务发展的技术保障和人财物保障为辅线;采用(yòng)1种模式,即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实现临床、康复、辅具、家庭无(wú)障碍改(gǎi)造无(wú)缝对接服务残疾人工作模式的“121”发展思路,找准了业务发展的重点,即着力构建“三瘫一截”、人工耳蜗、残疾人辅具适配3大主业务板块,努力打造脑瘫、偏瘫、截瘫、截肢、人工耳蜗、心肺康复、残疾人辅具中心七大核心科室。

    罗增永告诉记者,2011年8月,省残联主要领导在德国学习培训期间与奥托博克公司高层进行磋商,就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合作成立研发中心,高水平建设八一辅具中心达成一致,为国际化、高水平建设八一辅具资源中心铺平了道路;2011年11月11日,截肢康复中心成立,其目标是打造成为融截肢手术、假肢装配、康复训练三位一体的假肢康复中心,到年底完成了22例缺血(xìnɡ)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手术和康复任务;2011年12月3日,脑瘫康复中心成立,2012年2月已完成26例脑瘫手术并进入术后康复。由此,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已建立起从脑瘫外科手术到康复训练再到辅具适配三位一体、最系统、最全面的脑瘫康复体系,并力争建成为国内收治规模最大技术、最系统的“两最”脑瘫康复中心;2011年12月12日,心肺康复中心成立,2012年初已有60余例患者康复出(chū)院。作为四川省内第一个成立的心肺康复中心,中心瞄准的目标是全国一流;2012年3月3日,人工耳蜗中心正式挂牌,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独一无(wú)二的集手术植入与术后语训为一体的人工耳蜗康复中心,并将在一年内完成200例人工耳蜗植入及语训工作。罗增永告诉记者,2012年,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将打造全国一流、达国际水平的截瘫康复中心和偏瘫康复中心,逐步形成“三瘫一截”+“人工耳蜗”+“辅具适配”+心肺康复的七大核心业务布局,真正实现全国政协副主席邓朴方期盼的“北有中康,南有八一”的战略。

    “三顾茅庐”引进贤才

    据罗增永介绍,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作为新建单位,所在地较偏,知名度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因此要打造一流的专家团队,难度非常大。为此,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才强院的思路,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竭力为人才服务,努力搭建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平台,设立核心科室专业技术带头人特殊薪酬制度,加快建设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用(yòng)人机制;推动(dòng)建立离退专家反聘及技术帮带制度;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按照国际化和一流要求,推进医护人才队伍、康复技师队伍、辅助技术队伍、行政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积极与四川省委编办、组织部、人社(shè)?厅等部门协调,突破人才引进、选留的政策瓶颈,为引进高素质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罗增永说,对于在国内具有较高声望的高技术人才,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遵循全国政协副主席邓朴方提出(chū)的“三顾茅庐精神”进行引进。四川省残联主要领导还亲自出(chū)面,与八一康复中心负责人一起拜访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寻求他们对八一康复中心建设的支持。在实践中,中心创造(xìnɡ) 地提出(chū)了柔(xìnɡ) 和刚(xìnɡ) 相结合的、符合八一康复中心人才引进的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先后请到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骨科专家唐涛挂职兼任副主任,负责组建截肢康复中心;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副主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励建安任中心首席专家;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孙成彦教授为脑瘫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郑虹教授,为人工耳蜗专业技术带头人。这些都是以最大的诚意,以“三顾茅庐”精神采用(yòng)柔(xìnɡ) 引进的方式引进的,实现了人才“不为我(wǒ)所有,但为我(wǒ)所用(yòng)”的目的。同时,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还刚(xìnɡ) 引进了海外归国专家戚龙教授等30余名康复医疗专家到八一康复中心工作,依托他们精湛的技术和业界知名度,高起点打造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各核心科室,占领该项业务领域的制高点,并以此带动(dòng)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从2011年9月起开设了专家门诊,安排院内专家,并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武警成都医院等知名的心血管、消化内科等方面的专家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坐诊。中心还先后设立内科、外科、康复、脑瘫、儿科等专科诊室,弥补中心没有专家门诊的业务空白。这也是中心柔(xìnɡ) 引进人才,推动(dòng)业务快速发展的有益探索。

    整合资源快速发展

    罗增永称,国内公认的高水平医疗机构大多拥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作为一所年轻的康复医院,要在短时间内创造一流水平难度极高。因此,充分整合和依靠各种资源保障发展将是智慧的选择。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始终注重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四川省残联作为主管部门,为中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雄厚的资源,中残联、中基会以及地市(shì)州残联系统都是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紧紧依靠的资源。为了扶持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的发展,四川省残联主要领导亲自抓八一康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从康复项目的量身定制到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再到专业技术带头人的引进协调,为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的快速起步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罗增永还告诉记者,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各部门更是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快速发展的强大保障。四川省委编办给八一康复中心定编、省卫(wèi)生厅给八一康复中心定级、省财政厅经费拨付、省委组织部、省人社(shè)?厅为中心引进人才都是特事特办,专门开劈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完成了51人的考核招聘,并专门为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组织了96人的公开考试招聘,使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迅速形成了基本人才队伍。四川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尽管忙于公车清理,仍快速高效的批准了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业务使用(yòng)的大客车和120用(yòng)车;四川省和成都市(shì)医保部门以最快速度将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四川省卫(wèi)生厅以最快速度将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并在科研、职称评(píng)审、康复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高效的帮助。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取得如此快速发展的傲人成绩,得力于上级领导、尤其是四川省残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直接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四川省卫(wèi)生厅的业务指导,各部门及成都市(shì)温江区委区政府、医学城、永宁镇政府,温江残联、郫县残联及社(shè)?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社(shè)?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兄弟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警成都医院等的大力帮扶。

    新年新举措

    罗增永信心满满地说,2012年是龙年,也是充满希望和必定硕果累累的一年。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坚持以残疾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根本,以人才为关键,以技术为核心,认真落实“121”发展思路,加快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功能布局,全面实施“373”发展计划。中心将通过全院职工的团结奋斗,尽快完成核心科室的打造及相应保障体系的建设,初步形成临床康复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努力实现医院总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翻番,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益,推动(dòng)医院的跨越式发展。

    要在已有核心科室的基础上,以建设人工耳蜗中心为契机,高水平建设眼耳鼻喉科;通过国际和与国内高校的全面合作,高水平建设辅具中心;在理清截瘫康复科、偏瘫康复科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高水平建设截瘫康复中心和偏瘫康复中心,并打造好ICU病房,适时开通120业务,为高水平的临床康复业务提供质量而保驾护航。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dòng),选派核心科室负责人、优秀专家及后备人才、优秀青年技师等国内外考察学习,拓宽思路视野。

    罗增永说,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结合中央17届6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心由部队援建的背景和服务残疾人的宗旨,并邀请国内外知名策划公司,凝练医院内部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建设,从而形成关心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爱心文化、责任文化和加速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发展的使命文化和军队文化。此外,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还将开展院歌、院徽等征集活动(dòng),以逐步确定并推广其核心价值。

    罗增永说,在四川省残联领导下,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班子还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积极(xìnɡ) 和创造力,增强班子的集体战斗力。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将尽最大努力,把子弟兵对灾区人民、对残疾人的深情关爱传递下去,让全国更多的残疾人能从这里康复,迎来崭新的幸福人生。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