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将工作做到了残疾人的心窝里,难怪你们的事业欣欣向荣呢!”前不久,省残联副理事长董予德到汤阴县调研时,一句幽默的话表达了对该县残联工作的充分肯定。今年,该县残联积极贯彻落实残疾人政策,切实履行管理、服务等职能,将工作做到了残疾人的心窝里。
“你看看我的双眼,原来和现在真是没法比啊!”8月17日,汤阴县白营镇一名群众指着自己的眼睛对记者说,他的眼疾不久前在县残联的及时救助下得以治愈,如今炯炯有神,一点也看不出曾“瞎”过。今年年初以来,汤阴县残联创新思路,在全县形成了问残疾人之忧、解残疾人之难的扶助大格局。他们在认真做好全县0岁~6岁聋儿抢救性康复筛查工作的基础上,为13名符合手术条件的聋儿做好了安装人工耳蜗术前准备;帮助两名贫困截肢残疾人安装了假肢;依托汤阴智能特教学校和聋儿语训机构,培训脑瘫、聋哑和智障儿童81名;为175名下肢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45500元;为14名贫困聋儿发放康复训练补助3万元;为81名残疾儿童购买了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开办残疾人培训班两期,共培训残疾人65人;紧紧围绕“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主题,在全县建设“爱心书屋”12家,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该县还加大创建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力度,在充分调查了解、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托县同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起集生产、培训、示范、帮扶、创收、就业于一体的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
与此同时,他们制定各项规章制度54条,坚持“有纪必遵、执纪必严、违纪必究、落实到位”的原则,全面提升工作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大局意识。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迟到早退的人没有了,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人多了;对单位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的人少了,提前上班主动打扫卫生的人多了;敷衍了事、草草应付的人少了,积极尽责、主动工作的人多了……今年5月,在该县服务窗口单位评比中,汤阴县残联被评为“优质服务红旗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