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陪伴“特殊”学生24年聋儿开口叫“老师” 她哭了

2012-08-27 10:59来源: 北京晨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聋儿张开嘴喊出“妈妈”、智障儿学会做红领巾……当这一幕幕场景成真,背后凝聚的是李银环付出的汗水与艰辛。24年,她陪同100多名“特殊”学生从黑暗走向光明,她像一盏灯照亮了无数个曾经失去希望的家庭。这位拥有18年党龄的“特教”,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伟大,用质朴和勤劳向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日前,她光荣当选十八大代表,成为北京市64位代表中唯一来自“特教”战线的党代表。

随身带着小镜子研究发音口型

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是李银环最初的梦想。1988年,师范毕业初来通州培智学校的李银环并没有意识到,将面对一群怎样的孩子。

第一天上课,校长指着15名8到13岁的学生说:“这就是你的学生。”20岁的李银环看着眼前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孩子,很感慨:“这些孩子虽然残障,但在家长的眼里,同样是宝贝。”

从没教过特教课的李银环开始了摸索前行。面对只会“啊啊”叫的重度聋儿,她认真研究到底哪里使劲才能发出声音,走路、睡觉,她无时无刻都随身带着一面小镜子,走哪都照,反复研究音发音时的口型、舌位、气流、颤动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反应规律,慢慢地她发现拼音是最好的发音渠道。

“‘a’,这个音节他们做起来比较容易,那么舌头稍微往后一点‘h’的音就出来了,再喝点水‘g’的音就出来了……”一边借助身体辅助,一边总结出活动舌位图,聋儿终于开口说话了。“老师—妈妈……”当稚嫩的声音从聋儿口中传出,李银环忍不住哭了。

大苹果留了一个月就为送老师

和教正常孩子不同,有时候无论你怎么说,这些孩子并不回应,甚至还有过激行为。

一次,李银环“批评”一位体重约200斤的智障学生,希望她把没有计算出来的数学题继续下去,没想到“惹怒”了她,女孩站起来,喘着粗气直冲上讲台,瞪着眼睛看了李银环半天,就差出手了。“我说让她回去,她听话了,其实那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心想她肯定要出手揍我了。”这样的情形李银环不止一次遇到,但或许是孩子们读懂了老师的心,李银环从未“挨过打”。

在爱的陪伴下,孩子们慢慢地学会自立和感恩。因为整日上课,李银环患有严重的咽炎,一次上课身体不适,李银环就对孩子说,“老师要小点声说话,你们要认真听,认真看。”没想到,班里所有孩子都站起来了,硬把她拉下讲台,心疼地让她休息,孩子们自己走上讲台,当起了“小老师”。

一次开学,一个患有智障的孩子递给李银环一个干瘪的大苹果,孩子的妈妈说:“假期家人一起吃苹果,他特意留了个大的说是要给李老师,任凭妈妈说开学再买好的,孩子就是不干,就这样大苹果足足留了一个月,都变得干瘪了。”听到这,李银环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代表心声

给孩子更多机会

24年来,李银环一直奋斗在“特教”一线,先后担任通州区培智学校普通教师、教导主任,陪伴一批批智障儿童走向自立。

说起当选十八大代表,李银环脸上不自觉洋溢笑容。“我是一名普通党员,我做的工作也是分内的,我爱这份工作,爱这些孩子。”

孩子们的未来,一直是最让李银环挂心的。为了增强孩子们的技能,培智学校设立了洗车、洗衣、烹饪、烘焙等多项职业训练班。学校还有一个康复站,经过训练的孩子到康复站做“手艺活”,还能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收入,通州区大多数红领巾都出自他们之手。

“我希望能有企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哪怕一年解决一个孩子,企业需要什么技能,我就可以定向培养他们。”尽管已有不少特殊孩子从这里走上了社会岗位,李银环还是盼望能给更多残障孩子工作机会。这一次,她希望能将来自特殊教育一线的心声带进十八大。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