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抱着小欣瑶。 本报记者 马绍栋 摄
本报济南8月30日讯(记者 马绍栋) 家住长清区归德镇的小欣瑶马上两周岁了,这个蹦蹦跳跳的小生命一出生就丧失了听力。小欣瑶还有一个姐姐,加上爸爸妈妈,一家四口全是聋哑人。人工耳蜗植入需要大笔的手术费,让这个家庭看不到希望。
“她现在只能勉强看懂几个说话人的口型手势,说话基本是不可能的。”看着小欣瑶在妈妈怀里想张口说话的样子,小欣瑶的姥爷朱学本边摇头边说道。小欣瑶的妈妈因为药物中毒失聪,丈夫也是聋哑人。小欣瑶的姐姐2006年出生,也是聋哑人,现正在聋儿康复学校做语言康复训练。小欣瑶一出生听力筛查就不过关,后确诊为先天性失聪。
29日上午,记者来到小欣瑶的家,路边三间又矮又破的小平房就是小欣瑶一家四口的栖身之所。破旧的家具,断腿的桌椅,一个脏兮兮的电风扇是家里唯一的电器。对于先天失聪的儿童,恢复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安装人工耳蜗,再辅以语言康复训练。做手术最好的年龄是3岁以前,此时正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时候。但目前一副人工耳蜗价格在20万元左右,让这个家庭难以负担。
- 上一篇:听力与语言医学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
- 下一篇:乐山市将举办首届手语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