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29 日,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主任曹勤打进本报党报热线,告诉了记者一个好消息:该中心两名听障儿能入读普通九年义务制教育小学了。8 月30 日,记者随两名听障儿何海峰、陈心雨来到荆州市草市中学小学部报名。9 月1 日,何海峰、陈心雨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开学典礼。
9 月1 日上午8 时40 分,荆州市草市中学的操场上,1 至9 年级全体同学按班级整齐排列,1 年级1 班的方阵里,何海峰、陈心雨站得笔直。国歌声响起,他俩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立正站好,注视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
开学典礼结束后,和同学们回到教室,何海峰、陈心雨开始上成为小学生的第一堂课。
“上学了,开不开心?”记者问何海峰。他仔细看着记者的口型,重重地点了点头,说:“很开心!”何海峰和陈心雨都有着严重的听力障碍,已在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经过了3 至4 年的康复训练,戴上助听器已能和他人正常交流。能够和其他健康的同龄孩子一样入读普通小学,一直是他们的心愿。6 月4 日,本报党报热线为他们特别策划了一次体验活动,请6 名听障儿作为“实习小学生”走进了沙市洪垸小学(见《荆州日报》5 月31 日、6 月5日4 版)。曹勤说,那次体验活动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让他们更坚信,能够入读普通小学,将更有利于这些听障儿们回归社会生活。
为了让何海峰、陈心雨能够入读普通九年义务制小学,8 月上旬,市残联将孩子们的情况反映给了荆州区教育局。考虑到两个孩子户口都不在中心城区,属于跨辖区借读,该局回复表示,孩子们可到荆州市草市中学小学部就读,并免除借读费用。8 月30 日,何海峰、陈心雨顺利报上了名,成为了该校一年级小学生。
为了让两名听障儿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该校校长吴会说,除了减免学杂费、书本费外,学校还将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更多照顾,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安排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会呼吁同学们多帮助、关爱他们,“我们有义务为听障孩子提供一个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好环境。”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