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浓浓尊师意 款款爱生情

2012-09-10 09:20来源: 京九晚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伟大的职业,一个影响所有人成长的事业。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挥洒汗水,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

高山不移,碧水长流。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向工作在教育岗位上的所有辛勤的园丁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感谢教师

学生制作手工艺品为“90后”老师过教师节

□晚报记者 杨 雪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9月7日,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亲手制作贺卡和鲜花提前为老师送上节日祝福。当日,梁园新区实验学校二(1)班的学生们怀揣“心意”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讲台下,迫不及待地要为美术老师孟洁献上自己最拿手的礼物。

受到这么多学生的欢迎,“90后”的孟洁一定有着她的方法。“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偏爱,要当成自己的家人,跟他们用那种大白话讲道理。”虽同时带着6个班,孟洁却能清楚地记着每个学生的名字和性格。即使“美术”不是主科,可她同样尽职尽责,细致到学生的每一笔、每一画、每个颜色、每个图案,只要有错,马上纠正。

孟洁工作已经3年了,很多人曾质疑:“一个‘90后’的女孩咋能当老师?”偏偏是这种不肯定,让她用心用力花了3年时间换回了肯定。老师不好当,学生小更难教,尽管每天只有两三节课,但一个班近40名学生让孟洁费了好大劲去相处。用她的话总结就是,孩子年纪小,需要注意他;孩子不懂事,需要让着他;孩子不会学,需要提点他;然后再加上耐心、责任与关心,就OK了。

“谁说‘90后’连自己都不会照顾,更别提教孩子了?我反而觉得这跟年龄一点关系都没有,当老师很容易,但是做个成功的老师就很难。”此时的孟洁,正在向理想目标一步步迈进,学生们每天也在等待美术课能快点来临,时间长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更深厚了。

转眼教师节快到了,但孟洁似乎对这个日子一点也不“感冒”,因为她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过教师节,也许几年后再到这一天时,感觉就会不一样了。即便如此,学生们也不会让自己的老师落单,所以早早就开始制作 “教师节礼物”,并在9月7日美术课前,给了孟洁一个大大的惊喜。

看着桌子上各式各样的手工品,有的花颜色不均匀;有的贺卡折叠不整齐,但都包含了学生们一份心意。孟洁称自己并非感性之人,这次却掉下了“肉麻”的眼泪。于是,这堂课她给学生出个“画题”,让他们描述自己在教师节中想要收到的礼物。

关爱学生

乡村教师:在田野上播撒希望

□晚报记者 宋亚威

坚守在农村的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大厦的基石,他们在乡间田野传道授业,在村头校舍批阅作业,在田间地头奔忙家访……面对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教师授课负担加重的现状,他们不忘使命,一丝不苟,默默奉献。永城市十八里镇大李庄小学的刘怀庆老师,就是千千万万农村教师的缩影。

刘怀庆今年34岁,1999年,大学毕业后到十八里镇刘岗村小学从事教学工作。他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在农村的小学工作。农村没有城里的繁华和热闹,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工作和生活环境大不相同。在城市,经常有教育专家到学校传经送宝,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各地区参观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但对乡村教师而言,这些只能是“望梅止渴”的奢望。只要肯努力,机会无处不在。刘怀庆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网络等渠道不断学习。

谈起目前农村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刘怀庆说,由于多方面因素所致,近年来,农村学校的生源明显减少,师资力量薄弱,老师的负担加重,“上班初期,我负责教一门主科,另外附带一门或两门副科,现在除了副科外,我还要教两门或3门主科。”

在教学工作中,刘怀庆还面临着困惑。近年来,农村的留守孩子明显增多,有的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在生源上,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较大,留下来的许多孩子相对难以管教,这就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热情。这些年来,刘怀庆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他也因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特殊教师:让残缺的花朵美丽绽放

□晚报首席记者 刘春正

一次次大声重复着同样的话语,不断地鼓励聋哑儿童要开口说话——这就是聋儿语训康复中心老师们的工作。

2002年3月,庞慧还是一名大学生,实习时接触到聋儿语训工作。那时她接触到的孩子都听不到声音,后来通过特殊训练,孩子能听到声音了,也开口说话了,她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

经过几年的努力,2008年,庞慧注册了“梁园区聋儿语训康复中心”。她的学校里,都是两岁多到12岁的孩子。这些孩子存在听力障碍,大部分需要助听器来捕捉声音,语言表达能力和同龄孩子相差很大。

她对孩子的训练是一对一的,每次都是大声、缓慢地对小朋友们说话。一上午下来,嗓子常常会嘶哑。

有的孩子即使用助听器听到了声音,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达不到相应的程度,与人沟通存在巨大障碍。庞慧说,正常的孩子一天内就能掌握的内容,这些孩子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学会,老师们常常要把一句话重复上百遍、上千遍,孩子们才能记住,给他们上课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聋哑儿童的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孩子学会说话,和其他小孩一样与人正常交流。每次看见家长们充满希望的眼睛,庞慧感到责任重大,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恢复需要过程,家长们迫切的心情我们都能理解,所以会通过各种方式全力以赴地去教孩子听声音、说话、交流。”庞慧说。

听到孩子们开口说话,看到他们主动和别人交流,庞慧都会感到无比幸福。

发挥余热

患癌教师的公益人生

□晚报记者 张 坤

王训良今年52岁,患癌后虽然离开了讲台,却开始了自己的公益人生。

王训良以前是睢县周堂三中的一名语文老师,2010年,因为身体出现不适,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检查时发现患上了胰腺癌,只得手术。

王训良的手术非常顺利,之后又接受了6个周期的化疗。虽然暂时脱离了危险,身体却很虚弱。躺在病床上的王训良就开始想,自己干不了重活,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家乡和社会。

身体稍有恢复,王训良自制了叉子、垃圾篓,就到睢县5号卫生湖西岸义务打扫卫生。每天4个小时,王训良雷打不动地义务打扫卫生,成了一名忠诚的环保卫士。后来,他把清扫的范围又扩大到了附近的世纪公园。

后来,王训良又参与组建了睢县戏迷俱乐部,在俱乐部担当主持人,经常送戏下乡,给大家带来快乐。

退休教师成了村委会义务办事员

□晚报记者 张 坤

魏万玉今年72岁,家住虞城县郑集乡东魏村,2002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然而,魏万玉“退而不休”,成了村委会的义务办事员。

魏万玉说,1964年他就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几十年来,教了多少学生,自己也无法查清。

2002年,魏万玉从郑集乡张公店中学退休,闲不住的魏万玉当起了村委会的义务办事员。只有家里没事,魏万玉就会来到村委会,办理新农保、新农合、配合人口普查……只要是村委会的工作,就有魏万玉的身影。

近段时间,魏万玉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办农家书屋。“几千册书,我要给它们分类、贴上标签,然后放入书架,已经干了半个月了,还没弄好。”魏万玉说,以后他还要兼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

问起魏万玉退休了为啥不好好休息,却要这样忙碌地生活时,魏万玉说,忙了一辈子,闲不住,找点活干还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有意思。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