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德州残联救助项目正在推行

2012-09-23 10:59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已植入人工耳蜗的陈强(前排左一)和同学们在一起。实习生 周建新 摄

 

    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节”。2012年9月22日,第55个聋人节到来之前,在德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手工教室里,十几个聋人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工艺布花和布蜻蜓。“老师,你看我做的花儿,好看吗?”一个男孩看到校长李俊荣进入教室后,拿着刚做的花走到她面前,用不太清晰的口齿问道。
    这个小男孩名叫陈强,今年13岁,是德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学校里唯一一个用上了人工耳蜗的聋哑孩子。“今年春天,陈强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刚刚做了人工耳蜗手术,现在孩子开始感触外部声音环境,要像小孩一样慢慢学习语言,所以说话有点不太清楚。”李俊荣介绍。

残联帮他造了一对“新耳朵”

    2002年2月3日上午,18岁的山东姑娘赵丽萍在济南齐鲁医院耳鼻喉科成功植入人工耳蜗,这也是山东省第一例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从此以后,山东省残联每年都会制定人工耳蜗救助计划。“省残联根据各市人口总数以及聋儿数目等进行救助指标分配,这几年分配到德州的名额,每年能达到十几人。但聋儿需要筛选,需要去省残联指定的齐鲁医院、省立医院等做测试。”德州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道。
    陈强正是通过层层审查,获得了“人工耳蜗”的手术机会,重建了“听力”。陈强的妈妈告诉记者,自从植入人工耳蜗后,孩子嘴巴里每天都会蹦出新词,让全家人欣喜不已。“强强13岁才刚刚开始说话,他喊出‘妈妈’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虽然晚了13年,但如果不是残联有这个康复项目,将近20万的手术费,恐怕我这一辈子都凑不齐。”陈强妈妈说。
    现在,如果你在陈强的背后喊他,他还是没有反应。“孩子现在仍旧通过唇语来辨识你在说什么,然后渐渐适应声音环境,至于多久孩子才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就要看他自己的悟性和个人条件了,有个孩子可能三个月就能说得挺好,有的孩子可能一两年才能适应,后期康复很重要。”陈强妈妈说。

“高价耳蜗”让家长望“耳”兴叹

    人工耳蜗与助听器不同。它不是单纯地将声音放大,而是一种恢复听觉的电子装置。但由于需要定制,它的价格“不菲”,这让许多聋儿家长望“耳”兴叹。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德州市至少有五十位重度和极重度聋儿,因家庭暂时支付不起高额的费用,而只能等待残联救助的耳蜗。“孩子需要去省里测试,到达救助标准才能获得人工耳蜗救助,但我的孩子不是最严重的,所以想申请名额有点难,我跟他妈妈现在就是省吃俭用,等攒够了钱,带孩子去做一个人工耳蜗。”今年34岁的聋儿家长张本东对记者说。“我国耳聋患者使用的人工耳蜗全部依赖进口,制作耳蜗的材料比较特殊,是其价格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人工耳蜗是要给每个人定制的,换句话说,我每做一个就要单做一套模型,这个模型只适合一个人用,不会有二次利用的机会,也会使成本相对较高。一个进口人工耳蜗的售价高达17至20万元,也正因如此高价,我国各种康复机构习惯于用手语、唇读等方式来训练聋儿,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最多只能读到小学三年级,最后仍不得不转入聋哑学校。”德州市人民医院医生刘淑梅介绍说。现在,国内很多聋儿父母都在期待国产耳蜗的研发和大批量生产,因为这将会使人工耳蜗的价格大大降低。

国家救助“僧多粥少”,但名额增长迅速

    目前,国家有两项面向重度贫困聋儿的救助项目,一是2005年启动的“重建听力,启聪行动”,一是2009年刚开始的“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时间为三年,已于2011年9月结束筛选)。由于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年龄为1岁至5岁,而3岁以前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两个援助项目都将申请者年龄限制在5周岁以下,优先考虑3周岁以下的患儿。
    在 2009-2011年“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基础上,2012-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为16865名中低收入家庭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术后康复训练经费。同时,卫生部和中国残联决定新增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10家医院作为项目定点手术医院。“2009年‘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分配给山东人工植入耳蜗的名额为32名,分配给德州市两名。到 2012年,德州市的名额已经达到了十几人。”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但是由于费用较高,政府资助的名额毕竟有限,目前还不能实现个个聋儿受益。
    德州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校长刘玉红说:“一个聋儿,需要一个家庭倾尽全力。助听器也好,电子耳蜗也好,在经过系统训练后,都可以让孩子独立、自立。但是,一次性的投入实在太贵,而且还要考虑到后期康复费用,这样的经济压力,他们都撑得很辛苦。”目前,国家救助名额和实际需要救助的聋儿名额之间仍存在“僧多粥少”的现象。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