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2年全国聋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锦标赛在武汉举行之际
聋哑人听不到声音,也无法用言语表达,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然而,在江城武汉,1.2万名聋哑朋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尤其在“娘家”市残联的帮助下,他们在无声世界里奏响了多彩人生的强音。
大武汉,开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图。聋哑朋友们沐着爱的阳光,紧跟时代步伐,铺展斑斓而别样的城市画卷。
再过几天,2012年全国聋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锦标赛在汉打响,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400名聋哑健儿将齐聚武汉,在赛场上酣畅角逐,歆享盛世大餐。
这样全国性的残疾人运动大赛落户武汉尚属首次,展现的不仅仅是城市竞争力,更彰显出了我市残疾人尤其是聋哑人事业发展的蓬勃朝气。
政策保障:全力维护聋哑朋友的权益
这些日子,市残联党组书记王芳和市残联理事会有点忙,原因是两项惠及聋哑朋友的政策即将出台,而这两项政策是聋哑朋友等待多时的呼声,他们不能有丝毫马虎。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市办理残疾证的人群中,有听力障碍9360人、言语障碍1881人,他们被称为听力残疾人。与其他肢残人和盲人不同,他们的活动半径大,出行也较为方便,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愿望更为强烈。但遗憾的是,他们尚未享受免费的公交乘车证……这种诉求已被社会各界呼吁多年,今天终于就要实现了!
前不久,刚颁布的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做出规定:除盲人、下肢残疾的人可以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交外,吃低保的残疾人也可享受此政策。
这就意味着,我市吃低保的聋哑朋友也可以免费乘坐城市公交。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政策已经出台,各方协调到位,预计很快可以落实下去。
另一个好消息是:聋哑朋友每人每月可以得到30元的“通信”补贴。
聋哑朋友不能说话,他们可通过手机短信与人交流,既方便也省事。鉴于此,市残联积极向政府报告,并很快得到正面回应:能帮助的一定帮助。目前,此项政策初步决定:市财政给每位聋哑朋友补贴15元/月,区里财政再匹配划拨。
不仅如此,我市为聋哑朋友办实事的脚步从未停止。
就在去年,市政府提出的十件实事之一,包括为全市聋哑朋友免费安装闪光门铃。当年政策落实后,广大聋哑朋友及家属无不称赞。
聋哑朋友这样“讲述”:以前,有人来串门,敲门、按铃都听不见,安装闪光门铃后,门外轻轻一按,室内就有一个无线闪光器闪烁,同时我们腰间还有振动器发出震动,只要有客来访,按动门铃开关,在屋里任何地方都知道。
同年,市政府投资60万元在武汉电视台数字手语电视新闻节目,让全市聋哑人更好地“听懂”电视内容。结束了过去我市电视人工手语的历史,实现了全市聋人电视新闻“信息无障碍”。
本月,“武汉市阳光邮局”在硚口区诞生,它立足武汉,面向全国,为全国聋人及其他残疾人提供集邮、邮展;就业、康复、文体等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此专为残疾人服务的邮局,系全国开创先河之作。
实现人生价值:努力让聋哑朋友创业就业
关永刚,一名聋哑朋友,毕业于长春大学特教艺术学院,喜好电脑和摄影,毕业后,在残联的推荐下,他顺利进入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已有近10年。2010年,他参加“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动漫制作培训,自身技能提升,一跃成为公司背景制作部的骨干。
残疾人的“娘家”非常清楚:一个残疾人就业,可带动一家人的幸福。
近年来,市残疾人职介中心为聋哑朋友举办了6次专场招聘会,富士康、香格里拉、欣立包装、健康新天地医药公司、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诚盛电子、宇辰新材料等十几家企业参与,共安置聋哑残疾人285人。
如今,这些聋哑朋友走上了厨房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仓库管理员、行政助理、操作工、装配作业员、组装作业员、测试人员、内勤等工作岗位。
不仅如此,“娘家”还本着对聋哑残疾人的高度负责,实施跟踪服务调研,为他们及时解决在工作中产生的劳动纠纷,尽量为他们争取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或许,创业更能体现出聋哑朋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聋哑朋友王仲亮自己创业,他创建的武汉市东西湖仲亮生态家禽养殖厂,现招聘4名员工,投资30万元盘下35亩的养殖地,年利润高达达20万元。
今年,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市残联抓住这一契机,举办了首期聋哑残疾人电子商务(淘宝网开店创业)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广大聋哑残疾人熟练运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实现创业、就业。目前,已有40名聋哑残疾人掌握淘宝网开店的技能。
数据还显示,近年来,市残联还通过“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种养殖生产”工程、“阳光助残创业行动”等阳光计划,有400户聋哑残疾人家庭走上致富的道路,15名聋哑残疾人自主创业当上“小老板”。
提升幸福感:让聋哑朋友融入社会
对于聋哑朋友来说,走出去,让心灵顺畅,这或许是一种更大的幸福。
两年前,市残联争取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将残疾人体育事业纳入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并颁布《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明文规定:“市、区两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每年在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经费中安排4%的支出,用于当年度本级的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
武汉市体育局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每年128万元的残疾人体育经费,让我市残疾人体育运动全面开花,一个个基础设施顺应而生,目前,有13个市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残奥、聋澳、特奥共23个项目)和23个区级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我市聋人羽毛球选手江嘉蕾入选国家队,多次获得世界冠军;我市聋人乒乓球等体育竞技项目都有良好的基础,始终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
市残联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正是在这样的大投入下,聋哑朋友纷纷出走家门,走进宽敞的运动场所,他们玩起了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种体育运动,结交朋友,相互切磋,尽管汗流浃背,却也身心放松。
在汉口江滩,有一个专门为聋哑人提供的“手语角”,这里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起初,几名从事聋人工作的聋人退休干部发现:聋哑老年人退休生活圈子窄小,难以参与社会生活,他们精神空虚,十分孤独。于是,他们主动担任聋人精神文化活动的发起、组织工作。
在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下,武汉市水务局江滩管理办公室与市聋人协会于2006年4月在汉口江滩一片空间建立了合适聋人活动特点的“手语角”,这里提供各项文化活动,使广大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充实,使他们长期受压仰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
6年过去了,“手语角”已然成为全国聋哑人交流的阵地。
参与手语角各项活动的聋人朋友超过12万多人次,手语角还先后接待了北京、天津、上海、港澳台等地聋协和聋人朋友约300多人次。更为骄傲的是,还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等外国聋人朋友也慕名访问“手语角”。
在这里,聋人朋友互相学习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促进了社会和谐。
热烈庆祝2012年全国聋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锦标赛圆满成功
- 上一篇:安阳:残疾人就业难社区伸出援助之手
- 下一篇:太原:洗衣专家免费教聋人“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