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宇楠(右二)在教孩子们手语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 孙鹏)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从没听过妈妈的歌声,有的永远不知道绿草的颜色……可在鞍山市盲聋哑学校教师顾宇楠的眼里,聋哑孩子除了听不到,不能正常说话外,他们无所不能。她认为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更要学习美的东西,只要对他们付出爱,就会收获奇迹。
不抛弃 不放弃
年轻漂亮的顾宇楠是鞍山市铁东区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的班主任。从教近10年,班主任她当了8年。2000年,刚参加工作的顾宇楠第一次登上特教的讲台,接手的是由8个年龄不同、生活自理能力差、没有任何语言基础的聋哑孩子组成的班级。聋哑学生很特殊,他们大多智力正常,但自身的缺陷往往使他们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情感变得特别丰富又特别敏感。如何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是顾宇楠面临的最大挑战。
学生小珏(化名)很聪明,但因为性格自闭,刚入学的时候经常打骂、欺负同学。刚当上班主任的顾宇楠便经常送她一些小礼物,让她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正当顾宇楠信心满满时,小珏辍学了。听到这个消息,顾宇楠很纳闷,于是去小珏家家访。农村的破旧房屋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刚踏入小珏家门,顾宇楠就被眼前家徒四壁的情景深深触动。小珏的爷爷见到顾宇楠十分激动,几乎是哭着对她说,小珏的父母离异多年,孩子一直跟他生活,可因为家里贫穷无法继续供孩子上学了。“小珏这孩子爱上学,她懂事,嘴上什么也不说,可她天天拿着书看,拿着本写,写的让我揪心呀!”说到伤心处,小珏的爷爷老泪纵横。
顾宇楠回到学校后,先帮小珏付了伙食费,然后又向校长汇报了小珏家的情况,学校不仅减免了小珏的学费,还向她捐赠了学习用品。当小珏重返课堂时,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欢迎她回来。见此情景,小珏哭了,用手语频频道谢。顾宇楠对学生这种不言放弃的精神,点亮了无数残疾孩子们对生活的渴望。
用心浇灌“爱的果实”
如果说一个孩子就是一颗星星,那么顾宇楠就是用真诚和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让他们各自闪烁出最光辉、最动人的光芒。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顾宇楠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听力残障学生,这就需要老师们以一种独特的眼光去看待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自己独特的更具成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风格,以提高聋生的综合素质,切实地做好聋校教学工作。
事实上,教会聋哑孩子一个字很难。在手语中,每一个字母都有一种对应的手语姿势,一个字需要好几个手语来表述。为了能走进聋哑学生的内心世界,真实地体验他们在无声世界中的生活,刚走上讲台的顾宇楠用棉花团塞住了耳朵,把自己变成了“聋哑人”。顾宇楠说,短短几周的“装聋作哑”,对她而言是那样的漫长难熬,枯燥至极,那时她深刻地体会到了耳聋的痛楚和对有声世界的渴望。
有了切身的体会,顾宇楠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启发聋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聋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低年级语文课中的看图学词大部分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当学到《蔬菜》、《水果》一课时,顾宇楠就带学生去菜场、水果店认认蔬菜、水果,买一点儿回来尝尝。春游时,学生与顾宇楠一路上指手划脚,说个不停,说出他们认识的花草、庄稼、动物的名称,说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一来,孩子们进步神速,当有一天上课时,孩子们集体喊出“老师妈妈好”时,一种暖暖的感觉涌上了顾宇楠的心头。
“他们或许是比别的孩子丑、比别的孩子笨,但他们也有感情,也需要爱,也会爱人。”说起这件事,顾宇楠的眼睛湿润了,“最初我并不愿意来来到这里,但是10年过去了,我越来越舍不得这些孩子,成功对一些人来说是金钱、是权力,但对我来说,成功是孩子们那一声‘老师妈妈好’!”
- 上一篇:汕头市聋哑学校听障学生展现风采
- 下一篇:苏州三星电子走进吴中聋耳语训康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