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18次掌声献给“无声世界”的感动

2012-10-25 10:08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杨小玲对学生悉心辅导。记者张宁
杨小玲对学生悉心辅导。记者张宁 摄

  本报讯(记者宋兰兰 通讯员邹永宁 曹斌)昨日,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老师杨小玲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市委会议中心举行。500位来自全市各界的听众,用鲜花和掌声向这位22年坚守“无声世界”的特教老师送上敬意。

  9月6日,本报以《特教杨小玲“鼓舞”无声世界》为题,报道了杨小玲用满腔热忱关爱聋哑学生的感人故事。市长唐良智对报道作出批示,称赞杨小玲是践行“武汉精神”的教师典型,要求全市教育系统向杨小玲同志学习,弘扬时代精神,为建设全国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1990年在武汉市第一聋校参加工作的杨小玲,先后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市优秀女教职工标兵、市师德先进个人、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二十年“突出贡献奖”、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巾帼建功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

  从教22年来,她针对残疾孩子的身心特点,创立了特教舞蹈“鼓舞”教学法,用真诚搭起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敬重。从她的舞蹈教室里,走出了“千手观音”邰丽华,9人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3人成为特教老师。

  报告会上,杨小玲及她的同事、学生、家长动情讲述,再现了杨小玲老师一个个真实感人的育人故事,报告会赢得全场18次热烈掌声。

  报告会前,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彭丽敏接见报告团成员。她说,教育工作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对社会有用的人,杨小玲老师在特教战线上坚守22年,让大家看到特教老师是一份神圣、光荣又艰苦的工作。她要求,深入宣传杨小玲老师先进事迹,使其成为带动教育战线和各行各业工作者无私奉献、立足岗位,践行武汉精神的典型。

  她像烛光,跳跃而有力量

  记者宋兰兰 通讯员邹永宁 曹斌

  对在无声世界里摸索前行的聋哑孩子来说,杨小玲是灯塔。22年间,她把自己的温度和热爱,化作光,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让他们不再孤单、不会迷失。

  昨日,武汉市一聋校特教老师杨小玲走上大讲台,与500名听众一起,在微笑、泪水和掌声中,分享自己特教生涯中的难忘瞬间。

  点亮自己,源自老师曾经点亮了她

  当年,中学生杨小玲是校体育队主力,每天最向往的,是在操场上训练。“中长跑得过全市前三名。”这个体育“好苗子”文化课却一般。她的班主任刘老师与杨小玲约法三章:想训练?先做完作业。

  听到操场上的口令声,杨小玲的心急得像猫抓。她只能沉下心,先弄懂功课、做完作业。在老师的“逼迫”下,她提升了自己。

  对自己老师的感激、对帮助别人的向往,让师范“尖子生”杨小玲毕业时做出了惊人之举放弃了令人羡慕的保送上大学、毕业留校机会,去聋校当“孩子王”。

  点亮学生,让他们的人生梦想成真

  不懂手语,她与孩子们交流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空有满腔热情却茫然无措,自信满满的杨小玲上第一堂课就哭了。

  她从头学起。操场上、教室中、食堂里,杨小玲一头扎进学生堆,一字一句谦虚求教。从最初一字不懂,到能打出各种“方言版”手语,只用了3个月。

  怎样让聋哑孩子感受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他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在学校舞蹈室外,一名男生经常躲在窗外偷学。杨小玲走出教室,用微笑迎向他怯怯的目光,“老师,我想学跳舞。”杨小玲收下了这个名叫王志刚的孩子。他成了队里最刻苦的队员,每次排练下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从不叫苦。

  训练一年多后,杨小玲为王志刚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这支舞,让王志刚赢得人生中第一个大奖全省一等奖。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中残联艺术团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犹豫时,远在武汉的学生短信每天雪片一样飞来。杨小玲觉得,这些孩子就像风筝线一样扯着她,不管飞多远,心的那一头,总是系着他们。

  “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坚强、包容和担当。”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声音】

  “孩子交给她,

  我一百个放心”

  刘堂鑫(武汉市第一聋校校长):杨小玲的舞蹈室,就在我办公室旁边。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我总能看到她一手敲着鼓槌,一边打着手势,教学生们训练。

  刘安琪(武汉市第一聋校学生):不管我任性胡闹,还是在舞台上赢得掌声,杨老师总是默默守护我。在无声的世界里,杨老师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罗爱珍(武汉市第一聋校学生家长):我女儿明年就要高考了,20年了,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聋哑孩子能成长得这么好,自信、阳光,知道感恩。因为有了杨老师,女儿从我的担忧变成我的骄傲。

  陈慈航(硚口区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我今年才走上教师岗位,杨小玲老师22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很惊讶“千手观音”邰丽华原来是从这样一所特殊学校走出,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聋哑学生都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我们教健全孩子的老师,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