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株洲市幼儿园,听障儿童小杰(化名)在跳绳。本报记者陈正 摄
红网株洲11月7日讯(长株潭报记者 邹晨璐)11月6日下午,在株洲市幼儿园的操场上,许多孩子都在跳绳,别的小朋友都往前甩,只有小杰手里拿着一根彩色跳绳自顾自地往后甩,同班的李家梁看见了跑过去,把自己的跳绳在手里挽了一挽,一边演示动作一边告诉小杰怎么跳绳。原来,近日小杰和其他三位有轻微听障的孩子,从株洲市特殊学校来到了株洲市幼儿园,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生活。
“我叫小杰,今年5岁。”小杰吃力地一字一句地说着。在孩子中,这四个孩子很开朗活泼,同样爱动、爱闹、上课时会做小动作,从外观来看,他们和其他孩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戴了耳蜗或者助听器,不过一开口说话,就能发现这些孩子在沟通上还是和普通孩子存在着差别。
株洲市幼儿园园长刘亮辉说,她希望这四个孩子们通过这一个月的免费学习,感受到社会的爱,通过“融合教育”的方式,让孩子从走入幼儿园的那天起,就逐渐消除自卑感,从融入自己的小班级开始,慢慢地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再逐步地向社会靠拢。
株洲市教育局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科科长夏云飞表示,轻微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模式已经在株洲开展了很多年,但是这次特殊学校和株洲市幼儿园衔接教育的“试水”很关键,如果开展的效果好,将在株洲市推广这样的衔接,形成一种模式,让更多轻微“残障”的孩子通过特殊学校的训练后,可以直接输送到各个幼儿园,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