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听力学 > 人工耳蜗 > 正文

人工耳蜗听觉训练方法

2012-10-21 13:31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一.感知声音的有无

 对于刚刚开机的聋儿,应首先进行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这是所有听觉训练的基础。术前听力和康复水平较好的聋儿可能很快就能完成该阶段训练任务,而术前听力基础较差或年龄很小的聋儿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此项训练。

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自然声响的感知

2.语音的感知

 很多家长在聋儿术前经常给他进行察觉声音的训练。但那时由于聋儿听力损失非常严重,所以家长常常让他们听敲鼓、放炮或打雷的声音。而只用这些响度大、频率低的声音对耳蜗聋儿进行声音的感知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耳蜗聋儿听哪些声音呢?什么声音可以用来做听觉训练呢?简单地说:我们正常人的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都要引导他去听。例如:流水声、电话铃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甚至翻书和走路时鞋底的磨擦声,都可以培养他去听。这些声音他是可以察觉得到的,但要经过相应的训练。还应该让聋儿多感受和欣赏音乐,体会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如果家长主观地认为聋儿听不到小的声音,所以从不引导他们听,而只是在有大的声响出现时,才提示聋儿去听,这样他们会形成习惯:只听大的声音,而忽略比较小的声音。

 刚开机时,大多数孩子声音大一点就会难受,声音小一点就听不到。如果在训练中注意培养他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聋儿听声音的效果会进步很快。随着他对声音的适应,医生在调机时可以逐渐扩大域值和最大舒适域之间的范围,从而让他能听到更广泛的声音。

如果只让聋儿听雷声、鼓声这种沉闷的低频音,他们会对中频、高频的声音不敏感。而我们语言的频率范围是很广的,只能听到低频的声音是无法听清语言的。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听一些比较尖细的自然声响,如:炒菜时葱放油里的声音、鸟叫声、婴儿的哭声等等。

 在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中,语音的感知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我们给聋儿进行听觉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听懂语言,所以,从开机时起,家长就要给聋儿大量的语言刺激,让他们对语音有丰富的感受。这时,不要管他是否能给你反馈,也许他此时什么都听不懂,但大量的语言听觉积累对他以后听觉和语言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所有的父母结刚出生的婴儿会不停地说话,虽然他们明明知道这时孩子什么都不明白,而正是这些婴儿时期的语言刺激奠定了语言学习的基础。从聋儿开机时起,我们就要把他当成刚出生的婴儿看待。

 有的家长认为聋儿开机后应该先进行自然声响的听觉训练,以后再开始语言的听觉训练。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3岁以前,所以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让聋儿尽快感受和学习语言。自然声响和语音的感知训练应该同时进行。

  家长从开始与聋儿沟通时,就要注意一些细节,以免出现一些麻烦。很多家长在聋儿开机后,经常会在他身后叫他的名字,观察他是否能听到。当孩子回头时,家长就满意地离开了。这样过一段时间后,家长发现叫他孩子的名字时,孩子又没有反应了。于是家长非常着急,认为孩子或耳蜗出了问题。其实,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家长经常叫孩子的名字,而当孩子给出反馈时,又得不到后面的刺激。逐渐他们会觉得别人叫他的名字很无聊而失去做出反应的兴趣。所以,家长要注意跟孩子多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交流。当孩子对你的呼唤做出反应时,首先应给予鼓励的表示,并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递给他一些东西。让他体会通过听和语言进行交流对他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从而培养起与人沟通的兴趣。

 在这里,我要给家长介绍几个音,我们称为林氏六音。大家知道我们语言的频率范围非常广,包括低频、中频和高频。只有能很好的听取这些频率段,才能听清语言内容。我们要了解聋儿对各频率段的听取情况,可以测听。但家长不可能经常去医院,而林氏六音是家长在家里对聋儿进行听力检测的最简便、也是较为准确的方法。因为这六个音包含了低频、中频和高频各个语言的频率段。如果聋儿能听取这六个音,他们就能较好地听取语言的各种声音。我们每天在给孩子进行训练之前,首先让他们听一遍林氏六音,以了解其耳蜗工作是否正常,程序调试是否适合,特别是比较小而且开机时间较短的聋儿,当耳蜗出现某些问题听不到声音时(比如导线接触不良,在显示屏上是看不出来的),他们不能主动告诉你,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林氏六音的检测观察其反应。如果孩子反应良好,我们就可以放心地进行训练。假如他平时能对这些声音给出反应,而有一天突然不反应了,说明设备或孩子出现了问题,要及时找出问题并尽快解决。

只有在耳蜗工作正常,能给聋儿提供良好的听觉补偿时,才能取得满意的听觉训练效果;相反,如果耳蜗出现问题,训练者没有发现,还在照常训练,那你的训练可能完全白费。

下面我就给家长详细介绍这六个音,它们由低频到高频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m u ɑ ī sh s ,简单地说,其中m  u 是低频音;a  i是中频; sh  s 是高频音。这里要特别强调sh s m 的发音。sh  s 要发成清音,声带不能震动。假如发成shi  si,声带震动了,频率就会大大降低,达不到测高频间的目的。m不要发成mo,mo的频率比m要高,所以发成mo就不能检测他对低频的察觉情况。正常情况下,耳蜗能很好地察觉以上各频率段的声音。如发现聋儿持续对某频率段的声音察觉困难,应找出原因,并可与调机师联系。当然,这首先需要聋儿能配合对声音作出反应。

察觉声音的训练对年龄较大的病人是很容易的,他们很快听到声音给出反馈:举手或告诉你“听到了”。但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则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而且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采用一些游戏来帮助训练。通常我们用听声音放玩具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训练时让聋儿一手拿着玩具放在佩带耳蜗的耳旁,这个姿势主要是为了提醒他注意听。训练者发音时,要注意时间间隔的调整。有时很快给出声音刺激;有时等待异长时间再发音。这样是为了避免他通过固定的时间判断是否有声音,而不是通过听。如果聋儿在间隔中稳定的等待,说明他的听觉察觉已完成很好;如果在较长的间隔中他犹豫地把玩具放下去,说明察觉训练还要巩固。

 在训练中我们要注意到很小的细节,一个小的忽略都可能会影响训练的效果。例如,训练者每次发音后都习惯性地把手放下来。有的孩子在训练初期还是习惯借助视觉的帮助,他们通过余光可以看到训练者放下手的动作,从而判断该放下玩具了。我们要尽量排除聋儿视觉和猜想等方面的帮助。要听到声音放下或敲击玩具就可以了。3—6岁的聋儿可以选择“一形补形”这样的玩具,这种玩具在做听觉训练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细致的观察力和形状辨别能力。另外,这种玩具比较小,有利于锻炼孩子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发展。

 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其他游戏形式,如:让他听到“嘀嘀——”声后推出小汽车。

 这些训练看起来很容易,但对于2岁左右的聋儿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理解。很多孩子开始是拿起玩具就放,根本不注意听有没有声音;有的孩子自己发音后放玩具,而不是听别人发音。这种情况往往是只有一个训练者造成的,因为这个训练者在教孩子时要同时扮演发音者和作动作者这两个角色,经常要边发音边放玩具,所以孩子很容易把两个角色混淆在一起。为了帮助他们尽快理解,最好在训练中能有两个训练者。一个发音,一个听后做动作。让聋儿反复观察他们的演示,明白自己要模仿哪个人。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