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对承担此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和一定的工作能力。
人工耳蜗国家项目不同于日常对人工耳蜗患者的诊疗工作。
这项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不仅包含医疗工作的内容,还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
其次,要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有所认识。
做好此项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严格遵守文件的基本原则及规定。选择符合文件规定的受助对象。
二、正确理解文件精神,科学把握手术适应症。
文件中绝对禁忌症:1.内耳严重畸形,如Michel畸形或耳蜗缺失
2.听神经缺如
3.严重精神疾病
4.中耳乳突化脓性炎症尚未控制
相对禁忌症:1.全身一般情况差
2.不能控制的癫痫
三、两个主要考虑的问题
(一)手术能不能做
1.即能否植入电极,完成手术
2.手术风险评估:
⑴术中风险:麻醉风险、大出血、面瘫
⑵术后风险:脑脊液耳漏、感染、颅内感染
(二)做后的效果
1.听觉效果
2.言语效果
四、努力圆满完成任务,避免隐患病人入选
五、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内耳畸形
2.残余听力的问题
3.手术并发症
4.手术过程中不确定因素
5.脑白质问题
6.中耳炎
7.语言发展问题
国内人工耳蜗手术权威专家的一些观点:
目前人工耳蜗对某些大龄语前聋病人只能起到帮助唇读的作用。
12岁以上儿童错过了语言发育期,家长要对此有合理的期望值。
大龄者做后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懂。学会语言很困难。
大龄儿童植入,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几点建议:
1.文件中规定的绝对禁忌症应于初筛时即筛除。
2.其他内耳畸形者可通过初筛、复筛时综合分析评估,择优入选。
3.大龄者,语言基础是判定能否通过的重要条件。语言基础差者,初筛时即应筛除。
建议之选择标准:各50%的可懂度。病人讲话别人能听懂50%,病人能听懂别人50%的语言。
- 上一篇:人工电子耳蜗助傣族姑娘恢复听力
- 下一篇:义乌失聪男孩植入人工耳蜗 将开始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