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听力学 > 听力知识 > 正文

什么是纯音测听技术

2012-11-20 14:05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纯音测听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听力学检查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听阈和阈上功能测试,能对耳聋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纯音测听技术设备不复杂、操作简单、判定结果容易,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应用;不足之处是纯音测听检查为一项主观检查,有赖于受试者的配合。
听力图
一、纯音听力计的结构原理
    纯音听力计(pure tone audiometer)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1.音频振荡器  产生纯音,一般听力计纯音频率范围为125~8000Hz,最大声强输出为ll0dB。
    2.放大器  增大所产生纯音的声强。
    3.间断器  测听过程中中止和发放纯音。
    4.衰减器  测听过程中增减纯音的强度。一般以5dB的级差进行增减,其变化范围一般为-l0~ll0dB。
    5.耳机  将听力计产生的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耳机有气导耳机、骨导耳机两种。骨导耳机的纯音频率范围较窄,为250~4000Hz,强度为-10~70dB。
    6.噪声发生器  测听过程中发出噪声,起掩蔽非测试耳听力的作用。
二、纯音测听技术的测听方法
    测试频率应该按1000Hz、2000Hz、3000Hz、4000Hz、6000Hz、8000Hz、500Hz、250Hz、125Hz的顺序进行。如果在两个相邻的倍频程听阈级相差超过20dB以上,则应该加测750Hz、1500Hz、3000Hz。测试时间不应过长,以免引起受试者听阈疲劳而影响听阈测定的准确性,一般连续测试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在测试前应让受试者先熟悉测听环境和测试过程,以便在测听过程中能准确辨别各种频率的纯音。测定听阈的方法有上升法和升降法两种。
    1.上升法  在受试者对所给纯音作出反应后,降低l0dB,然后再5dB一档地逐渐递增,有反应后再降低l0dB.再5dB一档递增,反复5次降低和递增,其中在同一听力级作出3次以上反应的即为该频率的听阈级。
    2.升降法  在受试者对所给纯音作出反应后,再增加5dB,然后5dB 一档地递降,直至无反应后,再降低5dB,再5dB一档地递增,这样上升一下降各3次,将6次听到纯音并作出反应的最小dB数加以平均,即得到该频率的听阈级。在进行下一个频率的测试时,可在前一个频率的听阈下l0dB开始,应用上升法或升降法得到相应频率的听阈级。
三、掩蔽法的应用
    在临床听力测试过程中,在检测听力较差侧耳的听阈或阈上功能时,测试声增大到一定程度,声能就会通过振动颅骨而传至较佳耳的耳蜗,导致交叉听力的产生,影响听力测验的准确性。掩蔽法就是用合适的噪声对非测听耳进行干扰,使其听阈提高,防止交叉听力的产生。在测骨导时,将骨振动器放在测试耳乳突部,由于颅骨几乎没有衰减,测试耳和非测试耳耳蜗受到的刺激几乎是相等的,据此,在测骨导听阈时对侧耳应常规加噪声蔽。气导测试声亦可通过颅骨传至对侧耳,其间衰减为30~40dB,当两耳气导阈值差值≥40dB或测试较差耳气导时,对侧耳应加噪声掩蔽。掩蔽噪声的强度一般为对侧阈上40dB左右,并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用于掩蔽的噪声有白噪声和窄频带噪声两种,目前多主张采用以测试音频率为中心的窄频带噪声进行掩蔽。
四、纯音测听技术的诊断价值
    纯音测听技术可以对气、骨导听阈进行测听,通过对纯音听阈图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耳聋性质和听力损失程度;同时采用阈上听功能测试,有助于鉴别耳蜗性聋和蜗后痫变。
    (一)纯音听阈图
    以横坐标为频率(Hz)、纵坐标为声级(dB),绘制受试耳各频率的听阈,并将各频率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分别以符号相连接所得的曲线,称为纯音听阈图。在以最大声强刺激无听性反应时,在该频率最大声强处作一向下的箭头“↑”。“↓”符号与相邻频率的符号不能连线。正常情况下,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曲线都在30dB以内,气、骨导之间无明显差距。气导听阈大于骨导听阈是传导性聋的表现;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都下降,且二者无明显间距者,为感音神经性聋;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都下降,且二者有明显差距者,为混合性聋。
    (二)阈上听功能测试
    感音性聋系耳蜗病变所引起,神经性聋是蜗后听神经病变所致,两种耳聋统称感音神经性聋。阈上听功能测试包括重振试验、听觉疲劳和病理性适应试验等,这些试验有助于鉴别耳蜗和蜗后病变。
    1.重振试验(recruitment test,RT)  声音的强度可以用声强计进行客观的测量,而响度则是入耳对声音强度的主观感觉。对正常耳而言,响度与声音的强度呈正相关,声强越大,声音的响度亦越大,声强减小,则响度亦减小。耳蜗病变时,声强轻度增加,则能引起响度的异常增大,这一现象称为重振现象。耳蜗病变,有重振现象患者,临床表现为听觉过敏,不能耐受过强的声音。
    (1)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法(alternate  binaural  10udnessbalanee,ABLB):适用于一侧耳聋或两侧耳聋,但两耳的听阈相差在20dB以上者。用lkHz纯音测试两耳气导听阈(相差20dB以上),以10~20dB为一档提高听力较好耳声强,同时提高听力较差耳声强,并使其响度与听力较好耳相同,画线连接两侧声强;继续再提高听力较好耳的声强,并使听力较差侧耳的声强提高到响度与听力较好耳相等,直到两耳从听阈差大于20dB达到同一声强级并感到响度一致,则提示听力较差耳有重振现象。如果两耳始终不能在同一声强级上达到相同的响度,则表示无重振。如果听力较差耳响度增加较听力较好侧耳慢,也就是说要增加更多的卢强才能达到响度平衡,称为减振现象,是耳蜗后病变的特点。
    (2) Metz重振试验法(Metz recruitment test):同一频率的声导抗镫骨肌声反射阈与纯音听阈之间的差值正常在75~95dB之间;≤60dB示耳蜗病变引起的重振;≥l00dB示蜗后性聋。
    (3)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法(short increment sensitivity index,SISI):检测受试耳对阈上20dB连续声信号中出现的微弱强度变化(ldB)的敏感性,以每5秒出现一次,共计20次声强微增变化中的正确辨别率,即用敏感指数来表示。耳蜗病变时敏感指数可高达80%~100%,正常耳及蜗后病变一般为0~20%。
    2.听觉疲劳和病理性适应  耳在高强声的持续刺激后出现听敏度下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在声刺激的持续过程中,响度感随声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现象,则称为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统称音衰变。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和速度上均超出正常范围,称病理性适应。检测病理性适应现象的方法有音衰变试验和Bekesy自描听力计测试,但现在Bekesy自描听力计在临床上很少用,下面只介绍音衰变试验。
    (1)纯音听力计法:选用中频纯音作为测试声。先以听阈的声强级连续刺激,使受试耳能听及1分钟为止。若在1分钟之内不能听及,则再提高5dB,直到在同一声强能听满1分钟。正常耳与传导性聋耳的声刺激阈和听阈之间的差距为0~5dB,耳蜗性病变为10~25dB,蜗后病变为30dB或>30dB。
    (2)镫骨肌声反射法:在镫骨肌声反射测试中,用声反射阈上l0dB刺激,正常情况下,镫骨肌声反射幅度衰变50%经历的时间一般为10秒左右。如果小于5秒,提示衰变现象,是蜗后病变的表现。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