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公益慈善 > 正文

叶玲莉-折翼天使的播爱之路

2012-10-26 10:09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走进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残联,总会见到一个靓丽的身影在不停地忙碌,她总是用左手登记残疾人信息、用左手给残疾人发放器材、用左手搀扶走进残联的每一位残疾人……这位右手患有残疾的“折翼天使”,便是该街道残联的专职委员叶玲莉。
  坚持——由自卑走向自信
  叶玲莉告诉记者,自己是因一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虽然访问过许多名医,可最终无法保全右手。所以自懂事起,由于自身残缺,受到过嘲笑和鄙视,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可父母垂泪的同时也激励鞭策着她学会坚强,她开始了解到很多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的故事,渐渐学会了勇敢,不再会被命运打到。
  1999年,叶玲莉幼师毕业,以后的 11年里一直从事着幼教工作,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也受到过家长的质疑,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用一颗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小朋友,和孩子们交流、游戏和学习,把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传授给他们。孩子们的快乐是她最大的安慰,而她的奉献也换来了孩子们的爱戴和家长们的称赞。
  可一直以来,她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太渺小,想帮助更多的人却苦于有心无力,就在2006年,区残联给了她再读书的机会,在南京电大学习社区管理专业。在大学里她结识南京市各区的残联专职委员,与他们的接触、聊天,才懂得专职委员这个职务,才知道有许多的残疾人需要帮助,叶玲莉开始积极向往着这个岗位。
  热情——从生疏变为熟悉
  幸运的是,2010年残联安置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工作,叶玲莉报名参加应聘,用自己的专业、热情,通过笔试、面试而入选,实现了当一个残联专职委员的愿望。她满是喜悦,并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做个称职的专职委员,尽心帮助残疾人。但是,当她走进了政府,走进了残联,虽有满腹的热情,却不知从何做起。因为没有接触过残疾人工作,对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全然不了解、不熟悉,这时的她开始着急、郁闷,整夜地失眠,脑子里总是想着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接待来访者,遇事如何能处理得当等等问题。
  每天早早的来到办公室,拿起残疾人手册学习、研究。她告诉记者,直至今日,她还记得自己单独接待的第一名残疾人,来到残联办公室想申请一辆残疾车。她向来人解说购买残疾车的过程和燃油补贴的政策,来人听说残疾车需要自己掏钱买,便开始发火,说了好多难听的话语。叶玲莉一直没有说话,只是耐心地倾听,直到对方停止吵闹,她给来人倒了杯水,请其坐下,再次向来人解释购买残疾车的政策,并咨询其家庭状况,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直到来人满意而去。
  还有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位老人,头发花白,佝偻着腰身,颤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裹,里面包着很多证件,对她问道:“会计啊,上次你给办的本子为什么银行说取不出钱来呢?”原来是老人拿着低保证的本子去银行取钱,而不是拿的存折。叶玲莉耐心地向他解释,说他拿错了,可老人听力不好,解释了老半天他还是不明白。后来她便带着老人一起去银行,帮他把钱取了出来。老人拿到了钱,不停地说着谢谢。叶玲莉告诉记者,举手之劳的一件小事,可是对于一个不识字的残疾老人来说却很难,她相信当这位老人说着谢谢的时候,一定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最真挚的情感。
  认真——让学习变成教学
  通过平时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加上区残联对专职委员的培训等多种途径,两年来叶玲莉从对事务的处理中领悟了一些道理,总结了一些经验。她还不断地和他人研究讨论,教导新进来的专职人员。
  在工作中总是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能时刻关注本街道残疾人的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最实际的困难。比如说,在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调查过程中,叶玲莉与同事先和各村(居)残协委员沟通、摸底、筛查,然后根据筛查对象再上门确定器具的适配,最后教适配合人员如何正确使用辅助器具,从而确保这些器具能真正产生作用,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改变,从而使大家感受到残联工作者的贴心、暖心和细心,从心里升出尊重之情。
  每次区残联下达任务时,她都认真地研究,及时拿出方案与措施,做到第一时间完成,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也及时落实到位。去年在她的努力下,程桥街道无论是特校招生、残疾人就业、还是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就业培训、评残发证等等,样样工作都有声有色,叶玲莉也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叶玲莉身残志坚,凭借自强获得了生活的自立,依靠自爱赢得了人格的自尊。她用行动改写着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用自己的努力帮助着更多的残疾人。在残联这份特殊的工作中,她付出了汗水和心血,也收获了那一份份沉甸甸的赞誉与情感。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