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聋人成功故事 > 正文

长春师范学院副研究员姜维东在无声世界里探寻历史

2012-10-11 06:19来源: 新文化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渊博的历史学知识并没有让他停止自学的脚步,坚持读书,是姜维东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习惯

渊博的历史学知识并没有让他停止自学的脚步,坚持读书,是姜维东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习惯

他从小双耳失聪,中专学历,学机械出身。毕业后,他当过电焊工、修理工,都因为耳聋被辞退。生活的遭遇没有磨灭他的梦想,凭着对文学和历史的热爱,他闭关3年潜心自学,钻研了几千本书,形成了较高的学术见解,并且每年出一本书,还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历史学科的副教授。一年又一年,他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独特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至今培养出了5名硕士研究生。

他叫姜维东,今年41岁,是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昨天上午,在学校的一间资料室里,戴着近视镜的姜维东在等待记者的到来。他一直低头看书,记者坐在他对面好几分钟,他才抬起头,用安静的笑容来解释听力的不便。他话不多,但只要开口,便出口成章,说的就都是对历史文化的见解。通过他的哥哥姜维公和学生们的讲述,记者才得知发生在他身上那些特别的故事。

2007年,姜维东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第一位学生郭丰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随后,又有4名硕士研究生在姜维东的悉心指导下陆续顺利毕业。

目前,还有4名硕士研究生在姜维东的指导下在读,姜维东的教学、科研道路还在安静地继续着。

在这些学生眼中,姜维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品德和态度,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姜维东(左二)和他的学生们做学术交流

姜维东(左二)和他的学生们做学术交流

9岁时突然失聪

他靠看老师口型听课

姜维东老家在农安县的农村,9岁那年夏天,他突发急性阑尾炎,到了县医院时,他的阑尾已经化脓。情况紧急,医生为他注射了药物,但是药物刺激却导致他得了中耳炎,最终双耳失聪。

然而,就算听不见了,姜维东并没有放弃生活中一切好的可能。他上学一天不落,而且还经常创作诗词和小说。耳朵听不见,他就靠看老师的口型听课,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

1991年,姜维东考上了长春机械工业学校,是一所中专,学习机械制图。哥哥姜维公替他遗憾:“要不是耳朵听不见影响学习,他一定会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学。”
 

因失聪工作屡次被辞

他从未放弃最初的梦想

毕业之后,姜维东被分配到电炉厂当技术员,可是刚干了一周多就被辞退了。姜维公替弟弟不平,到厂里找领导要说法,领导的一句话,让他们退却了:“电炉很危险,他听不见,出了安全隐患怎么办?”后来,姜维东还去做过电焊工、修理工,虽然都是临时工,但还是因为听力障碍,一次次被辞退。

当时,姜维公在长春师范学院当历史老师,他就求学校给弟弟安排了一份花匠的工作。虽然是个花匠,但是面对花花草草的那些日子里,姜维东还是在坚持读书和写作的梦想。

一段时间之后,姜维东提出了辞职,他想抽出时间和心思来进行文学创作。姜维公支持弟弟,还把自己在学校里的一间小屋专门腾出来给他当做写作工作室。从那天开始,小屋里的书籍越来越多。姜维公只要有书,就马上送到姜维东手里。姜维东也就步入了书的海洋,真正过起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
 

“闭关”3年读书数千

《资治通鉴》通读9遍

姜维东在小屋里一待就是3年。3年里,他读过的书数不胜数,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医药、法律等多个学科,数量加起来有几千册。每本书,他全都细细地读过,光是《资治通鉴》他就通读了9遍。几百页的学术著作,他几个小时就能掌握要点。

也就是因为对史书的学习,以及教历史的哥哥姜维公的影响,姜维东爱上了历史,并将其在书中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成果,写了一篇关于历史的文章,还在学校的学报上发表了。他因此备受鼓舞,于是从2000年开始写书,并且每年都能出版一本历史学术专著。

姜维东因此出了名,很多人都听说长春师范学院有一个会写书的花匠。不少学者还登门拜访,和他一同探讨、切磋。学校也肯定了他,专门为他开了个会,商讨把他正式调入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几经周折,这个中专学历双耳失聪的花匠,凭着扎实的基础和渊博的知识,正式成为了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的副研究员。
 

他在无声的世界里

培养出5名硕士研究生

2007年,姜维东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第一位学生郭丰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随后,又有4名硕士研究生在姜维东的悉心指导下陆续顺利毕业。在这些学生眼中,姜维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品德和态度,影响了他们的一生。黄为放就是这些学生之中的一员。“最开始,我担心和姜老师交流会有问题,但是他的认真和耐心,打消了我的担忧。”黄为放说,他从未遇到过像姜维东这样勤奋细致的老师,“我通过邮件发给姜老师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问题,都会在第二天收到他的回复。”令黄为放最感动的,是他长长的论文之上,姜维东修改留下的密密麻麻的笔迹,“每一句他都仔细地看过,并给出更合理的建议。”现在,黄为放已经顺利毕业,并留在东北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不单是对自己的学生认真,对于系里的其他研究生,他都当做自己的学生一样去培养。丛彦博就是另一位导师的研究生,由于自己的导师经常在外地,联系起来不是很方便,丛彦博就经常去姜维东家请教问题,时间长了,他成了姜维东家的常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和姜老师之间没有距离,他对待我们,毫无保留。”

丛彦博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姜维东的家,“我从来没见过谁的家里有那么多的书。”他说,姜维东家里有三个屋子,每个屋子里都摆放着高高的一摞摞的书,算起来,足足有上万册。“货真价实的‘读万卷书’啊,进门时,我眼睛都花了。”

现在,姜维东的教学、科研道路还在安静地继续着,他讲课时的多媒体课件,仍然非常详细、生动,他的学生们,仍然喜欢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他,慢慢地说话。目前,还有4名硕士研究生在姜维东的指导下在读,他本人已经完成了十余本学术专著的创作、编写,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赵实)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