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3日设为联合国公共服务日。日前,来自35个国家的44家公共行政服务机构荣获2012联合国公共行政奖,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颁发了国际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表彰大会发来了贺信。
为庆祝2012年联合国公共服务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与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们精心准备、真诚奉献了这台“和谐之声”文艺演出。甘肃省歌舞剧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贝贝打击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院团的演员们都拿出各自的精彩节目,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把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呈现给世界。他们中,既有表演艺术炉火纯青的知名艺术家,也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演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李保东大使在演出致辞中说,这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粹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此次演出代表团团长、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指出,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希望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共融共生,与各国人民和谐共享。这次“和谐之声”文艺演出的节目,都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节目,彰显了民族性、国际性、现代性和艺术性,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风骨神韵,传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龙宇翔介绍说,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以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为宗旨,组织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交流及爱心公益活动,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心先后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进行了友好往来,与各国文化、教育、经济、科学、体育机构和文艺团体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人们清楚地记得,3年前,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与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联合主办的“2009联合国公共服务日和谐之声文艺演出”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出体现了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表演的《佤山火》和《锦绣中华》,中国国家京剧院表演的传统经典剧目《三岔口》和《天女散花》,辽宁芭蕾舞团带来的舞蹈《太极》等都赢得了各国观众的交口称赞。近年来,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没花政府一分钱,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高质量的大型公益活动,在国内外还举办了多场“残健合融”同台演出,充分表达了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让残障演员在人民大会堂和联合国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
礼赞生命,传递真情,2011年12月3日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主办了2011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晚会《多想对你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专门为晚会创作了主题歌,“多想对你说,我和你,你和我,我愿和你心连心、手牵手,一起走,走向美好生活……”歌曲不仅唱出了残疾人的心声,也唱出了全社会与残疾人朋友心连心、手牵手,一起走向美好生活的愿景。
龙宇翔表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长期与联合国合作,举办论坛、展览、演出等各种活动;同时,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地方资源,着力打造中国爱心艺术团,把中国最优秀的演出团带出去巡演,把绚丽多彩的中华艺术推向世界,把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 上一篇:让聋哑人开口说话的神奇手套
- 下一篇:拥有好听力等于拥有好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