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药物致聋有望绝迹,基因检测技术已经在鲁推行

2012-08-10 16:18来源: 未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山东省脐血库联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将个体遗传基因检测技术引入我省。据了解,该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已经实现标准化,可在临床开展检测。

《千手观音》领舞,原是药物致聋

  2005年央视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使得该舞蹈的领舞邰丽华一夜之间被广大电视观众熟识。她将舞蹈演绎的如此神形兼备、韵味十足感动了许多观众,但是邰丽华却永远也无法听到观众的掌声。在邰丽华2岁的时候,因为高烧注射了链霉素而导致耳聋。从此幼小的邰丽华走进了无声世界。和邰丽华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手语主持人、“环球小姐”大赛52年来第一位聋哑选手、残奥会圣火采集使者姜馨田,在4个月大的时候因为肺炎注射了抗生素而导致耳聋。她同样也是《千手观音》舞蹈的表演者之一。

  数据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40%。其中,绝大多数聋哑儿都是因为在小时候注射链霉素而“一针致聋”,永远失去了听力。全国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聋人群体中4.4%的个体携带线粒体基因突变,在使用以链霉素为代表的氨基糖甙类药物后会引发听力下降。

  “一针致聋”或可避免

  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遗传性耳聋属于单基因病。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遗传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如果母亲在孕前筛查出带有药物性耳聋基因,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就可以同时保护母亲和孩子的听力健康,完全能够避免“一针致聋”的发生。这是一种有效且理想的防范手段。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研究同时发现,GJB2、SLC26A4、线粒体基因是导致中国大部分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的3个最常见的致病基因,通过对以上基因进行检测,可诊断近60%的遗传性耳聋。从而通过规模化预防使中国耳聋发生人数逐年减少。通过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试验,所有被诊断为药物性耳聋的基因携带者,都可以获得一份详尽的“用药指南”,避免因用药而导致的耳聋发生。

  我省耳聋基因筛查拟纳入全民医疗

  山东省脐血库联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将个体遗传基因检测技术引入我省。据了解,该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已经实现标准化,可在临床开展检测。

  目前这项基因检测技术已能探查68种疾病,在北京,新生儿致聋基因筛查项目纳入2012北京市为民办实事工程,位列35件实事的第14件,主要责任单位为市卫生局,为全市新生儿自愿免费开展耳聋基因筛查。据悉目前山东省卫生厅批量定制耳聋基因用于全民医疗已纳入议事日程,我省药物性耳聋有望实现“零”发作。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