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正是一个花样年华,特别是那些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女孩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绽放自己的美丽,可是,文昌市锦山镇山口坡村的23岁女孩韩芬曼,却有着和同龄人与众不同的23岁,而且她的美丽也要比同龄人更深沉、更内敛。
8月的海南闷热多雨,文昌市锦山镇山口坡村的韩新定又犯了老毛病,因为残疾的身体久不能动,一到潮湿天气他就浑身酸疼,而这时候,女儿韩芬曼的按摩总能让她平心静气,舒展身心。
因为十年前的一次突发病,韩新定因为脑出血最终成了脑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在那之后,韩新定曾两度自杀,想以此减轻家里的负担。虽幸运的被救活,但这样的举动也让全家人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而那时,只有十三岁的韩芬曼却用一句话坚定了父亲活下去的决心。
韩芬曼是韩家最小的女儿,在韩新定眼里,她也是最懂事、最乖巧的女儿,更重要的是,韩芬曼是一名没有听力的残疾人。
韩芬曼在一岁时,因为一场疾病逐渐失去了听力,可韩家人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让她上了特殊教育学校。因为有家人的关爱,韩芬曼也并没有感到生活的压力,残疾对她来说也只是失去了听力,她还可以跑跳、可以大叫、可以学习自己最喜欢的画画,但是父亲的变故却让这个顽皮的孩子有了蜕变,13岁那年,韩芬曼开始变得非常努力。
因为家庭困难,再加上海南没有特殊教育高中,初中毕业后家人就想让她进入社会,像其他残疾人一样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养活自己,但韩芬曼坚持要继续学习,并联系了福建厦门的一所特殊教育中学。后来,在亲友们的倾囊相助下,韩芬曼最终如愿进入高中。更让大家喜出望外的是,2008年,这个特殊的孩子还通过了高考,进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习,成为了海南省第一个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残疾人考生。当时,她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因为挚爱绘画,韩芬曼在大学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今年6月份,她顺利毕业。为了能照顾父亲,她毅然选择了留在海南,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摆在她面前,
她想走的路注定不会平坦,未来也一片茫然。
寻找工作屡次碰壁 残疾大学生盼关注
可以看得出,韩芬曼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还是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坚强的残疾人,那么,到底是什么遭遇让她这么委屈,又是原因让她无法如愿找到工作呢?
:今年6月份,韩芬曼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顺利毕业,回到海南后她就和弟弟在海口租了一间出租屋,开始为找工作做准备,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她是屡次碰壁。
韩芬曼用写字的方式告诉记者,一开始,她通过网络把自己的设计稿发送给了多家有招聘意向的企业和单位,对方都对她的能力表示了肯定,但在面试后却不约而同的没了下文,虽然对方并没有直说原因,但她还是感觉到了对方很介意她残疾人的身份,这让她很失落。
虽然找工作多次碰壁,但乐观顽强的韩芬曼仍然坚持着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好在,她把情况反映给残疾人联合会后,一些曾关注过她的媒体再次对她遭遇的尴尬进行了报道,之后,开始有不少热心企业和单位向她伸出了援手,这几天,她和姐姐就走遍了海口,忙着应聘。
算上这份工作,这段时间韩芬曼已经遇到了三家有诚意、不介意她残疾人身份的企业和单位,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但总体来说,这三家企业单位要么地址偏远、要么待遇偏低,不是最佳的选择,可若不选择,她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韩芬曼告诉记者,现在有那么多人在关注着她,她已经很感恩命运带给她的眷顾,而实际上,和她同期的大学同学中只有20%左右的人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其他人则只能在工厂或是其他残疾人企业从事体力工作,像她这样的高素质残疾人依然要面临尴尬的困境。
看着韩芬曼奔波在求职的路上真心替她感到心疼,这个倔强的女孩自强不息的想要靠知识改变命运,却在大学毕业后再次因为残疾的身体遭遇了命运的嘲弄,而她只是全国8000多万残疾人的缩影,而且,高素质并没有让她的生活水平高起来,像她这样学业有成却无用武之地的残疾人还有很多很多,也希望大家能提高对残疾群体的关注,完善社会机制,早日解决高素质残疾人的工作和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