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疑遭狠心父母抛弃的一个月大男婴 |
父母弃婴附现金日用品
明报报道,这已是本港4个月内第3宗街头弃婴案,当中两宗疑涉双非婴儿,社署指出,若内地父母打算安排在港出生子女在港生活,应考虑子女成长的福祉、在港照顾、养育和监护问题,如有需要,应委托亲友或合适人士,让他们有家庭照顾。
事发于昨晨近7时,一名62岁清洁女工在青山湖翠路屯门码头女厕工作,其间在第6个厕格发现两个手挽袋,心感不妙。她打开约2呎乘3呎的黑色袋查看,惊见内有男婴以蓝色毛毡包裹,仍在熟睡,疑有人弃婴后逃去,立即报警。
右耳较正常细小
据悉,弃婴父母遗下字条“个多月大男婴”,并有一封有300至400元的利市、一罐内地牌子奶粉、一个装有小量水的奶瓶、一盒爽身粉、纸尿片及小量衣物放在男婴旁边的格仔手挽袋。被遗弃男婴约一个月大,身高约55厘米,重约4.7公斤。警方到场调查,未检获身分证明文件,男婴被送往屯门医院检查。
警方指男婴无表面伤痕,记者见其右耳外观异常,较普通婴儿细小。
耳外观异常未必影响听力
妇产科专科医生靳嘉仁怀疑,可能有内地父母缺乏知识,误以为婴儿耳朵外观异常便等同失去听力而弃婴。但他表示,从照片所见,涉事男婴耳朵虽较一般婴儿细小,但若仍有耳道及耳蜗,其听力未必受影响。他指男婴经详细检查后,即使听力有障碍仍可使用助听器。
中大儿科学系教授韩锦伦表示,若婴儿的耳朵较细小或有其他异常情况,或涉先天基因问题,医生应检查其肾脏及其他内脏是否健康,再作跟进。警方呼吁男婴亲友或知情市民,可致电3661 5866与警方联络。
内地人弃婴 成社福负担
4个月内本港街头发现第二个疑内地人所生的弃婴,情况令人关注。内地人在港弃婴或弃幼童,过往纪录显示多是因婴孩或儿童患遗传病或智障,内地父母不愿照顾或没能力照顾,遂把无辜稚儿弃置在街头或公立医院,加重香港社福制度负担。
学者:入境携婴孩出境应多留意
香港公开大学科技学院护理学系主任李国麟认为,入境处可考虑加强电脑系统,在某内地旅客带婴孩入境时把两者资料联系起来,那么若内地旅客日后离港时入境处人员发现婴孩未有同行,入境处人员便可即时查问,以助及早发现弃婴个案。
现时弃婴若找不到父母,会交由社署照顾,直至成年为止;但更严重的问题,是部分双非父母在本港公立医院产子后一旦发现婴孩有严重遗传病,会弃之不顾,加重医院婴儿深切治疗部医护人员负担。李国麟指出,据他所知,不少公立医院都有这类重病的双非弃婴个案,他认为要较彻底解决问题,限制双非父母来港产子是其中一个方法。李国麟是今年立法会选举卫生服务界候选人,同一界别另一候选人为曹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