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多年守护一群“特殊孩子”

2012-09-10 09:39来源: 姑苏晚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首席记者 李龙兴 记者 杭雷 通讯员 张晓婷

教师节来了,在剪金桥巷38号的沧浪区培智学校,这里没有贺卡鲜花,却同样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这两天经常是老师上着课,孩子就跑到讲台上,搂着老师说,我喜欢你,我亲亲你。这对普通孩子来说是扰乱课堂纪律,但对培智学生来说就是最正常的情感表达。培智学校的许多毕业生纷纷在QQ上向老师祝贺。“对于我们所有老师来说,这样的礼物很珍贵。”培智学校教导处主任赵老师说。

二十多年不离不弃守护特殊孩子

这所培智学校现有老师16位,今年51岁的程乃九是现任的教师中来培智学校最早的一位老师,她20岁从普通师范专业毕业后辗转到几所小学任教。1989年自愿来到了这所培智学校,当时学校地址在燕家巷,后来学校搬迁到仓米巷,一直到现在的剪金桥巷。程乃九将自己的大半生精力都花在了这些特殊孩子身上,甚至比照顾自己的孩子更花心思。自理能力课上,她像母亲一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刷牙、穿衣,加大难度就是教一些家务如叠被子、烧水、擦桌子。一些脑瘫孩子手脚有些畸形,连简单的拿勺吃饭、上厕所都无法做到,程老师呵护备至地给孩子喂饭、清洗身上的排泄物。

让程老师花费较多心思、印象深刻的是一对俞氏兄妹,两个孩子刚来的时候只有8岁,智力上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家访老师们了解到这是户单亲家庭,母亲患有一定程度的智障,父亲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母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家庭贫困。孩子到学校的时候因为长期没有好好洗浴,头上都是虱子。老师们给兄妹俩清洗了身子,给他们换上干净的衣服,还给他们抓起了虱子。卫生工作做好后,老师们就开始给他们安排课程,把他们介绍给其他孩子,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中。兄妹俩16岁从学校毕业时,已都能生活自理,现在兄妹俩都已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并有了可爱的孩子,哥哥现在一家工厂里担任技术骨干,闯出了一番事业。

唱歌跳舞与正常孩子一样活出快乐

教导处主任赵老师说,智障孩子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感受艺术的能力一点也不差。学校抓住这一点培养孩子们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并选出孩子中间有一定唱歌跳舞能力的组成舞蹈队、合唱队、电子琴队。然而,训练这些孩子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走进合唱队训练的教室,可以看到合唱队老师江小萍正在教唱,“你唱得很好,我们再练一遍。”“唱这个音的时候嘴巴要打开,你试试看。”江小萍微笑着鼓励。“老师好好,我好喜欢她。”孩子高兴地拉着江小萍的手说。

合唱队队员平时有六七个,最多的时候有20多个。许多孩子说话都有困难,只能发一些含混的音,要把这些含混的声音训练成优美的歌声不是件容易的事。练唱的时候江小萍就让孩子们跟着MV一遍遍学唱,纠正他们的口型和发音,对于一些比较难唱的部分就一遍遍给孩子做示范。上学期培智学校20个学生组成的合唱队参加了沧浪区少儿艺术节,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正常孩子同台献艺,“没有走调,没有错字,整齐、优美,太不容易了!”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发出了由衷的敬佩。

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希望社会接纳

已经有不少毕业生在系统的学习后做到了自食其力,学校也总是尽力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工厂联系,安排工作给他们。学校食堂的大厨小蔡就是这所培智学校的毕业生,小蔡是听力残疾,怕人家听不懂自己说话,所以很少与人沟通交流,说话含混不清。做了厨师后,老师们就鼓励他到菜场买菜,与菜贩多交流,一段时间后小蔡靠辨认口型能“听”懂话语,也能与人进行简单的交谈,克服了交流的心理障碍。在培智学校的时候,小蔡在烹饪方面表现出天赋,当上大厨后,学校又送他去专业烹饪学校培训。现在老师和孩子都对他做的菜赞不绝口。“虽然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寻找就业机会,但更多的还是希望社会能接纳他们。”赵老师说。智障儿童是弱势群体,特别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尊重。培智学校的老师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心帮助智障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接纳智障、脑瘫等特殊孩子,在社会上形成关心、理解、帮助智残、重视残疾人事业的氛围,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也拥有阳光和微笑。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