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与7月3日,团队分别在泉城广场和山东建筑大学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共计400份。7月4日,在小树林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制定了未来几天的活动路线。7月6日、7月7日,队员们奔赴明天康复中心、济南市瑞丰儿童听力康复中心进行信息的采集,包括对老师家长的采访等,并做了志愿服务活动。7月10日,实践队走进残联,通过询问负责人来了解更多的情况。暑假过后,队员们又继续开展活动,先后走访了启明星儿童康复中心和育园学校。
经过调查,队员们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分别是家庭的经济问题、孩子日后的生活问题、社会的歧视问题、国家的政策问题等。针对家庭的经济问题,最有效的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增加补助。由于这些孩子不懂社会的规矩,无论是上学、就业都会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可以创办专门的学校来收纳这些孩子,也呼吁企业为他们捐献希望小学。就业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这些患者重复的特点,增设岗位,专门聘请这些人,像拧螺丝、服务生这些工作他们可能会做的更好。对于社会的歧视问题,追根到底是人们的认识不够,在这点上最重要的是相关知识的普及,例如,可以在大学增设选修课,发放宣传彩页,大学可以设置相关的专业来深入研究,希望早日找到根治的方法。
我国残疾儿童数量庞大,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国8296万残疾人口中,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人,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66%。济南市目前有近33万残疾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45%。目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数量少,师生比较高,实际上能够得到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数量很少。队员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更多的关注,力求真正实现“奉献爱心,呼唤爱心,自我教育”的主题。
- 上一篇:北京顺义区天竺镇注重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
- 下一篇:远方传来无声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