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北村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南部,隶属于裕华区方村镇,村里没有什么支柱产业,经济实力不强。以河北省残联副理事长王志恒为组长的工作组进驻西京北村后,工作人员在村里深入走访了解情况,计划资助村里 40万元帮村里修整、硬化两条主要道路。协调电力部门帮助村里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此外,还重点对全村残疾人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对村里的残疾人开展对口帮扶,为残疾村民发放轮椅、助听器等辅具,还不惜投入资金为多位残疾村民改善居住环境,解决残疾村民的就业和康复难题。
硬化两条路,村民告别出行难
“路修好了谁不愿意啊,大家都盼着村里的路早日硬化好,要不是这阵子雨水密,路早就修好了。坏天气出门也不会一脚水一脚泥的。”9月7日下午,阳光很好,西京北村70岁的郝大爷站在家门口和熟人聊天,憧憬着家门口北侧不远的振京路完工后的便利。
西京北村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南部,二环和三环之间,通过南二环外的方兴路与市区相连。走进西京北村,整齐的村容村貌给人的感觉是村里挺富裕。但实际情况是,村民主要靠种地和务工为生,村里缺少支柱产业,经济实力不强。
以河北省残联副理事长王志恒为组长的工作组来到西京北村后,工作人员把办公地点设在村委会,塌下心来,深入了解情况,打算为村里办些实事儿。“西京北村规划得很好,有环村路,但是村里能东西向通行的道路只有一条,位于村中央。村子南、北本来各规划了一条东西向的道路,但是多年来一直没硬化。”王志恒介绍说,村民们下地干活、进村出村都不方便。
驻村工作组决定计划资助西京北村40万元,把村子南北两条原本规划的道路修好,把路面硬化平整,路两边留出绿地和便道,既方便村民出行,也改善村貌。
9月7日,记者在西京北村中央这条唯一东西向的主路上看到,路面不太宽,村委会就在这条路北侧,想东西通行的村民们大部分都要从该条路通过才行。
郝大爷家门口北侧不远那条已经在施工中的道路就是原本规划在村北的振京路,在村南还有一条振兴路。目前驻村工作组援建的两条路都已经开了槽,正在施工中。
记者在振京路边上看到,虽然连日雨水,已经开槽的路基有些泥泞,但是从路基上看得出来,修好的路将非常宽阔。“这两条路都属于主要公共通行道路,两条路各长500米,修好后,要实现9米宽路面的硬化,总共硬化近10000平方米,路两侧要绿化,还留有便道,方便村民出行。”王志恒介绍说,为西京北村的振兴路和振京路这两条路的硬化,省残联计划投入40万元,工程预计10月1日前竣工。
增容改线路,解决村民用电难
9月7日,记者走在西京北村中间南北向的主街上,街道的正中间是一排电线杆。电线杆子怎么都埋在路中间了?村民们说,不光是这条街,所有街上的线杆当年都是沿着街中间分布的。村里像这样南北向的主街有3条,三条街中间总共戳着100多根电线杆子。“这些电力线路可是有年头了,快30年了,因为电线杆子都戳在街中间,多年来出的事儿有20来起了。电线杆子都在大街正中间,车子或行人撞到电线杆子上的事情经常发生,还曾经撞死过一位村民。因为线路老化,电线断了掉在地上,致使村民触电的情况也出现过。”西京北村村支书郝增会直言,村里老化的电力线路和街道中间的电线杆子确实是个麻烦事儿。
不仅是位置不当的问题,老化的线路也不能满足村里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家里正做着饭呢,电饭锅的灯就不亮了,停电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因为用电保障不了,夏天天热,家里有空调也使不上。”村民们说。每到灌溉时节,都要把生活用电停一下,才能保证灌溉用电,要不就跳闸,浇一回地可费事儿了。
工作组组长王志恒介绍说,在了解了村里线路老化这一难题后,省残联驻村工作组积极找相关部门协调,在省电力公司积极协调下,栾城电力公司决定拿出六七十万元的预算帮忙解决难题 三条街中间的100多根电线杆将被拆除,重新在街边布置138根新电线杆。进行高压和低压改造,重新布线各4000米。新线路入户后,给每家每户都要配上新式的刷卡的磁卡式电表,这些电力改造工作计划在9月中旬完工。今年年底前,还要为村里增容6台变压器,从根儿上解决好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工作组驻村,贴心服务残疾村民
省残联就是咱们的家,工作组就是咱的贴心人 这句话可不是“虚话套话”,而是西京北村的残疾村民们对工作组发自内心的赞许。
省残联工作组驻西京北村多半年来,重点对全村残疾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残疾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询问符合条件的残疾村民是否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倾听残疾村民反映的各种问题及诉求,并向他们讲解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医疗康复、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现实困难,鼓励他们积极就业。“村里残疾人有201人,有因病致残的,也有近亲结婚造成的,其中有92人持有残疾证件,有30人是低保。”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走访情况,驻村工作组为第一批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分别送去了500元慰问金,对于村里的残疾人有打算就业、需要医疗康复、需要辅具用具的,都给予了相应的帮助,想方设法解决残疾村民们的生活、就业和康复问题。
9月14日上午,省残联驻西京北村工作组为村里的残疾村民拉来了第一批辅具用具。当日,在西京北村村委会,村里近30位残疾村民们领到了轮椅、助听器、手杖等。
建长效机制,打造残疾人扶贫基地
此外,省残联驻西京北村工作组还决定在西京北村建设残疾人扶贫基地,以更多地扶持残疾人就业,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组经调研发现,西京北村有一个颇具规模的羽绒服生产企业,企业员工需求量大,厂房流水线操作简单易学,企业负责人有意回报社会,也希望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来厂工作。
于是,工作组决定,把这个企业作为扶贫基地,辐射周边多个村,安排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对于省残联驻村工作组以及他们半年多来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西京北村两委会和村民们都很感激。西京北村党支部书记郝增会很是感动,话也说得实诚,“刚开始,听说工作组要到村里来,我们想这是来走过场的。但工作组驻扎到村里后,我们看到了人家是踏踏实实为村里办实事儿、办好事儿的,又修路、又帮忙协调改电,还对口帮扶残疾人。相信在省残联的帮扶下,西京北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