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上海5名聋儿进园训练后能背诗唱歌

2013-02-06 09:34来源: 新闻晨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放寒假了,小戎等5个有听觉障碍的孩子从华东师大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小小虎幼稚园毕业了。
     经过人工耳蜗的植入和康复训练,这些孩子们终于告别了无声世界,学会喊“爸爸妈妈”,学会了背唐诗、唱歌和跳舞,还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一样上普通小学。 训练前只会说几个字 “小戎出生7天就被医生诊断为先天耳聋,这辈子都听不见,不会说话了。”小戎爷爷告诉记者,经检查其儿子和媳妇的染色体上有缺陷,孙子的耳聋是父母遗传,家里人为此伤心不已。
     2岁多,小戎植入了人工耳蜗,但康复的过程却很曲折。“带上耳蜗,我们去了上海的一家聋儿康复中心,一星期治疗一次,可孩子就只会简单地蹦出一两个词,听不到孙子说上一句完整的话。”爷爷回忆道,“我们那个时候真是着急啊,自己就有这样的念头,只要能让孙子听得见,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  
   小林也是先天聋儿,小林的妈妈说,小林进园之前只会说上简单几个字,3年来一家三口吃了很多苦,流过很多泪。 1个月就能主动说话     去年2月,小戎来到了华东师大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小小虎幼稚园。在康复老师的带教下,小戎从a、o、e等简单的字母发音学起,每天进行口腔放松等训练。在现代化康复仪器的辅助下,一个月后,小戎竟奇迹般地开口说话,一口气能说上4个字以上,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12月,小戎毕业了,当他走出幼稚园的那刻,他已经能背诵儿歌,讲故事了。“现在我带孙子出去,我没有任何的自卑了,因为他已经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爷爷自豪地说。
     小林今年1月从小小虎幼稚园毕业。小林的妈妈说,现在每天睡前教小林说了几次小白兔的儿歌,一个星期后小林就能在全篇没有提示的情况下流利背出。小林还能连续背两三首儿歌,说出的句子越来越长,越来越清晰,并能主动说话,表达自己的意愿。看到孩子与正常孩子一块玩耍,跟在大孩子后面重复着其他孩子的话,她几乎忘记了3年来一家三口所经历的苦和流过的泪。
     小小虎幼稚园园长张磊告诉记者,从小小虎毕业的400多个孩子大多数可以进入普通小学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专家提醒] 植入耳蜗只解决听力问题 要有正常人沟通水平必须接受训练     华东师大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卢海丹博士表示,许多家长觉得只要带上助听器或者是人工耳蜗,孩子就能说话了。其实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只是解决或改善了孩子听力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他们听觉的问题。这就好比我们普通人都有正常的听力,但在没接受任何教育、培训的情况下,我们是没办法听懂别国的语言的。
     因此,在孩子配戴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必须接受全面、系统、科学的听觉康复、言语矫治等训练才能够使其沟通交流能力达到或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康复对聋儿来说就是和时间赛跑,孩子的将来就取决于儿时每天学习、锻炼。7岁前是最佳的康复期,越往后,康复的效果就越差。
[相关新闻] 我国奇缺言语听觉康复人才
     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由耳聋、脑瘫、唇腭裂等导致的言语障碍人数超过了3000万人。华东师大言语听觉系主任杜晓新表示,这部分人群的康复主要集中在医院、康复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他们急需听觉、言语的康复。
     然而我国的听力学专业的从业人员不足8000人,言语矫治专业人员不足10000人,这意味着每万人口中言语听觉康复工作者不足0.13人。
     华东师大是全国第一个开设言语听觉科学专业的高校,成立至今有8年多。从2004年该专业招生以来,培养硕士生32人,博士生15人,本科生每年的毕业人数接近20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们毕业生非常抢手,医院、特殊教育学校都会提前来预订我们的学生。因为有非常多的孩子需要康复训练。”小小虎幼稚园就是以“医教结合”的理念建立起来的一所聋儿康复幼儿园。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