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聋人教育 > 聋儿教育 > 正文

强化主体意识 提高聋生数学综合素质

2012-09-28 12:28来源: 江苏宝应特殊教育学校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中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如何把知识建立起来。”因此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聋生的主体意识,变聋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这就要求聋教育者如何认识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强化聋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聋生个性特征,培养聋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重视对学生的现实状态的评价(如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好、中差),忽视学生的潜在可能发展性;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要求学生,不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人讽刺我们的孩子:在同一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做同一道练习,记同一个结论,考同一个试题,得出同一个答案。认为我们的学生会考试,会寻找标准答案。为此,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我们要充分认识聋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点燃聋生智慧的火花。

    (一)切实发挥聋生的主动性

    在聋校教育中,切实发挥聋生的主动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聋生年龄越小越难做到,教师往往会低估聋生的能力,或者说,因为期望他们能做到象正常人那样而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事实上,哪怕是聋校一年级的学生都已经具备有主动性。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不少的感性经验,具有了初步的交往、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这还不是我们强调主动性的主要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聋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又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的一半。没有聋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聋生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其后果不仅是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了聋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影响聋生积极、主动人生态度的形成,这就使得他们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生活的愉悦,体会因主动性发挥而得到精神满足和能力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所以,承认聋生的主动性,就成为教育中能否关注聋生主动的发挥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重视发展聋生的潜在性

    聋校教育者要看到聋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它是相对于聋生已经表现出来和达到的现实发展水平而言的,教育在聋生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转化的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有了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对聋生可能变化和发展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不犯把聋生看死、定型的毛病。另一方面,创造各种条件,为聋生发展可能的现实提供各种舞台,努力去发现每一个聋生身上都存在的,仅仅表现为“希望”“喜欢”状态的新苗子,即可能性,只要这种“苗子”状态具有积极的、创造的、独特的意义,就有利于聋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教育者就应努力去扶植它,使它从“苗子”长成“大树”,从“潜在”变为“现实”。这是教育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漠视,会使“苗子”逐渐枯萎;限制,会使“苗子”死亡;只有扶植,才会使“苗子”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育者是在撒满饱含希望种子的田野上耕耘。

    (三)承认聋生具备的独特性

    承认聋生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这一个,相互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学生观中“差异性”的主要含义,有了这样的观念,就能注意克服教育中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化一的弊病,因为每个人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能用同样的速度沿着唯一途径达到相同的终点,更为积极的态度是: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聋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这样,差异就不是被当作教育中令人头痛的问题,而是当作一种财富和底蕴。

    以上三种学生观如果在教育头脑中扎根,教师就会以新的眼光看待聋生发现他们中蕴藏着的巨大的能量,就会从他们稚拙的行为中看到明日的辉煌,就会千方百计让聋生自己去发现和实践,就会点燃出聋生智慧的火花,为他们独立性的成长而自豪。

    二、尊重聋生主体地位,激发聋生求知欲望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的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如果儿童的努力不被压力、外来的约束、惩罚或恐惧所扭曲,他们是能够自觉自愿地学习的。作为聋教育者要尊重聋生的主体性,承认聋生的能动性,多考虑怎样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全体聋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一)把聋生的主动权交给他们

    要使全体聋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聋生都能参与探求新知的过程中,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即在教师引导下,能让聋生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避免所有内容都当新知识讲,要在他们独立探求的过程中,附之教师的点拨、讲评,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深化理解新知,掌握规律,达到弄通的目的。例如,聋校数学两步应用题的学习,教师可以从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出发,先出示一步应用题进行复习铺垫:如某面粉厂三月份生产面粉600吨,四月份比三月份多生产50吨,四月份生产多少吨?学生解答之后,再把问题改动一下,把问题改为“两月一共生产多少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异同点,自己动手试着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通过教师的点拨、讲评、学生讨论交流等形式修正错误,补充漏洞,探求规律等等。这样把聋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到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真理,让聋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二)重视聋生全体的有效参与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和少数学生的对话来代替全体学生的学习。常常是满足于几个优秀生能很漂亮地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而忽略大多数人的学习状态,甚至是为了教师的讲而让学生搭台阶,教与学的关系完全颠倒。要让全体聋生都能有效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途径,让聋生人人动手操作,人人动脑思考,课堂上不留死角。

    例如:低年级第一次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2”时,摆学具和逻辑推理过程,可由教师或学生示范,然后让全体聋生进行动作模仿和语言表达模仿。再如: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让聋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怎样关系?这个参与机会,无论聋生是用笨拙方法,还是简捷的方法去思考操作,参与的结果是一致的,参与的过程都是对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关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给聋生创造求异思维的参与机会,使每个聋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三)调动聋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过程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让聋生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生动的实践,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1、加强直观教学,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

    “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使聋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可以为聋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应当创设动手的机会,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使聋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

    2、指导聋生讲题说理,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聋生虽然存在着语言障碍,但发展他们的口语,培养他们的看话能力,甚至于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能使他们的思维逐步完善,那么怎样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呢?

    一方面是创造机会,鼓励聋生大胆地说。不同听力、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聋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弄理,有的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明弄理,有的在教师引导下说明弄理还很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聋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愿意说话的同学,教师更需要热心鼓励,所以让聋生敢说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和条件。

    另一方面培养聋生说的习惯。聋生说的习惯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要形成能力。例如:低年级开始学着说,试着说,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让聋生认真看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聋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聋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学习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为了说而说,应从实际需要出发,把语言和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三、发挥聋生主体作用,促进聋生自主发展

    开发聋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已是当今社会对聋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造新意识,激发聋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聋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他们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养分,聋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学习中就更加积极主动,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聋生当成学习的主体,相信每个聋生都能学好,热情鼓励每个聋生,营造出平等、宽言、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陶行知先生早就在《创造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才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课堂教学一旦触及聋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激发聋生学习动机,使聋生产生兴趣,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求平均数”的新课开始,教师这样创设情境:爸爸今年40岁,妈妈今年38岁,两人平均多少岁?对这个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聋生都争先恐后,纷纷发表意见,当辨析各种比较方法都不能科学的解决问题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对新知识的渴求,这样,聋生对问题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疑惑进入新课,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为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控,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保持聋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提高了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

    (二)创设机会,促其参与

    聋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聋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如让聋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等,使其外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教师要提供让聋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辅垫,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让聋生尝试新知识,使所有聋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如计算教学,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做辅垫后,放手让聋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聋生能积极参与,有所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后,便会产生争取下一次参与的机会。

    教师还要考虑让聋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给聋生一个选择的余地,使不同层次的聋生得到相应的发展。由于聋生的基础、智能不同,那么思维的出发点和结果的标准也不一样。所以设计参与的机会要有弹性。如让聋生自己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样分呢?对于这个问题,一般聋生能完成基本的一种或两种的分法,能力强的聋生能得出三四种分法,其中具有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调整、变化给聋生创造机会,使聋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更好地发挥聋生的主体作用的关键是教给聋生的学习方法,让聋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使聋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培养聋生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聋生思维方法引导,使聋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聋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例如学习乘法定义时,当出现:2+2+2=6,3+3+3+3=12,5+5=10后,提出:请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样问题,促使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思维,从中学到思考方法。

    (四)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指导聋生逐步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句,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方面,培养聋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培养聋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是聋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师首先就要具有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强化聋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聋生的观察力、发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等,这样聋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得到落实,才能得以进一步提高。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