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听力学 > 人工耳蜗 > 正文

人工耳蜗新进展

2012-09-10 09:31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从多导人工耳蜗进入中国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程。中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各方面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其中适应症范围、手术技术,新编码技术应用三个方面逐渐与国际主流方向接轨,达到了国际水平,获得了相当的学术成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及头颈外科孙越峰

    在适应症范围方面,早期的人工耳蜗适应症范围为双耳90分贝以上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随着对人工耳蜗康复效果的认识加深、和技术的进步,人工耳蜗适应症的范围得到很大的扩展。据统计,国外在最佳助听状态下康复效果不佳的重度耳聋患者(听力损失在70分贝-90分贝之间),植入人工耳蜗后获得了良好的残余听力保存和言语识别。另外,单侧耳聋患者为改善生活质量植入人工耳蜗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满意度。随着声电联合刺激(助听器+人工耳蜗)的发展,部分性耳聋患者也通过人工耳蜗获得良好的听觉增益。

    手术技术方面,微创手术、圆窗植入、残余听力保存是目前乃至今后十年人工耳蜗植入的主流理念、技术和趋势。

    声音编码技术应用方面,在2009年之前,主流的各种人工耳蜗都采用传统的声音包络编码(振幅提取)。但该策略因忽略了声音的低频精细结构,所以在噪音下的言语识别、汉语声调以及音乐欣赏方面存有遗憾。在2009年引入新的编码策略(精细结构处理)之后,国内各大医院做了对比研究证实新的编码策略的确能弥补上述缺憾,并已在国际上发表。目前,这套适合汉语人群使用的编码策略正在全国各人工耳蜗中心开展应用和研究。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