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双耳对称的缓慢进行性听力减退,严重者可致全聋。
老年性耳聋主要属于感音神经性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基本上符合新陈代谢规律。虽然任何治疗均无法改变这一规律和趋势,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保护残余听力,早期预防更可以延缓听觉系统衰老的进程。
老年性耳聋的早期表现有:习惯将头转向讲话者一侧,同时身向前倾,为了能够听清别人的讲话。经常听错别人所说的话,或经常要求别人重复刚刚说过的话。听得见声音,但是却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是什么,尤其在嘈杂的环境中。经常将电视音量开得过大。跟人说话,不是没反应就是答非所问,而且说话嗓门越来越大。老年人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医生会根据病史、言语分辨率、听力学检查等对听力损失进行诊断及评估。按WHO耳聋分级, 以500Hz,1000 Hz、2000Hz和4000Hz平均听阈为标准,将耳聋分5级(dB分贝)。一般正常:
当老年性耳聋级别在中度或中重度以上时,就应当在医生和听力师的指导下进行干预,比如佩戴合适的助听器等。相对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的预防则更为重要。
戒除吸烟、少量饮酒。因为烟酒对听神经都有毒害作用。尽量避免长期接触噪音。平时应注意听收音机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常做耳保健操,不随便挖耳。如按摩耳廓、捏耳,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起到醒脑聪耳的作用。 杜恩 整理
链接:
“爱耳日”义诊健康讲座
3月3日是第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科于3月2日上午9点-11点在门诊部五楼示教室开展义诊咨询健康讲座活动,由该科徐丽娜医生主讲《眩晕病的识别和防治》,王孟冬主治医师主讲《老年人耳聋的日常保健》、赵静主管技师主讲《如何正确使用助听器》,并现场提供健康咨询。凡当日上午就诊的患者均可享受免费挂号,测听检查优惠服务,并有50份小礼品赠送。
- 上一篇:冬春季注意分泌性中耳炎
- 下一篇:成人频繁出现耳鸣眩晕症状 可能是听力障碍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