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聋人成功故事 > 正文

聋人韩不言“心画”之路 运途多舛的陇上画家

2012-09-06 09:10来源: 兰州晨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不言画作。 本报记者 房毅 翻拍

  白石与不言。

  韩不言画艺出自白石翁门墙。

  他,听不见,说不出。但残障之身不能阻挡其“心画”之路,且达到了“吾齐唯有不言能之”的境地。

  观其一生,正如顾子惠先生所言“有奔向大西北艺术创造的非凡和光彩,也有时运不济、世人不识的多难和坎坷”。

  一本画集

  在离世15年之后,韩不言享受到了“大红袍”待遇。

  所谓“大红袍”,即画册外壳使用全红的硬套装帧,画家的烫金黄字封名跃然红套之上,这是美术出版社给画家最高级别的待遇。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韩不言”于日前正式面世,画集选辑了韩不言自1939年到1993年五十余年间的一百七十余幅精品国画,有人物、山水、花卉、翎毛虫草等。画集是喜欢韩不言画品的皋兰商人杨重清出资出版的。

  “1993年我在隍庙花600元收了一幅《二龙戏珠》,我很喜欢韩不言的鱼虾(画作),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收藏他的东西了,不过那个时候还不太懂。”这一次,在《韩不言》画集中,杨重清的收藏作品占了近三分之二。

  几年后,杨重清又收藏了韩不言在世时出版的唯一一本画集——《韩不言画集》。“它是198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薄薄的几册,画册上有韩不言的老师李苦禅题的签,师兄许麟庐作的序。”

  去年是韩不言诞辰90周年,杨重清觉得这时候推出画集应该是最好的时机,只是这一想法落空了。

  “韩不言画集上了人美的两次编审会,第一次是2011年11月,没有通过,画集编辑给我的解释是编委们都不了解韩不言这个人。第二次上编审会是今年4月,编辑告诉我说这一次能通过的理由是编委们觉得作品够资格了。”杨重清说他压根就没有觉得韩不言的作品会够不上“大红袍”的资格。

  画集还没有出,市场就抬起来了,杨重清说,之前韩不言的一幅四尺也就几千元,等到他收画的时候,已经涨了近10倍。

  不过,为韩不言出画集,因为商人的身份,杨重清又一次遭到了质疑。《韩不言》画集出来后,“里面有赝品”的说法再度甚嚣尘上。

  “我找了很多人,对有疑问的作品进行鉴定,是很谨慎的。”对质疑,杨重清不服气。

  负责为画集拍照的沈明德也很不服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城关区文化馆负责摄影工作的沈明德和韩不言是老相识,韩不言曾在他家里画过画,至今,沈明德家里都藏有韩不言的多幅作品。“像这一次收集作品的过程中,有一幅署名韩不言的《祖国山河一片红》的作品,上面还有顾老(顾子惠)的跋,但最后经他的学生还有藏家等多方鉴定认为有‘问题’,最后我们就放弃了。”沈明德说这样“放弃”的还有不少。

  一个父亲

  韩兰生手里没有几幅他父亲的遗作。

  “所以说,这本画集多少圆了我们这些子女没有能力给父亲出画集的遗憾吧。”韩兰生是韩不言五个子女中唯一的儿子,他说因为没有重视收藏,最主要的是父亲韩不言在世时留在家中的一些作品多拿去做了公益,所以他们5个儿女现在最多每人也就有两三幅父亲的画作。“多少有些尴尬啊,在画集出版过程中,我只能充当联系找画的角色。”韩兰生直言。

  1983年韩不言第一个画集出版时,27岁的韩兰生还在一家企业当工人,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出那个画集的不容易。“1981年甘肃电视台首播了一个我父亲的专题片——《聋哑画家韩不言》,后来这个专题片又在中央电视台转播了。应该说,这个片子的播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后来就有人提出应该给韩不言出个画集。”等到有机会出画集时,韩兰生记得父亲却又开始为“没有画”而焦虑起来。

  “那时候受到我们家住房的限制,可以说父亲连一张像样的画案都没有,他有时候在朋友或学生家中聊天谈画,一旦来了兴致,便会立刻作画。”韩兰生说不管是在湖南出画集的时候,还是1987年父亲和赵西岩联合办画展的时候,有不少作品都是父亲从学生或朋友手中四处借来一用的,用完之后全都归还了。

  在韩不言的5个子女中,没有继承其衣钵的,这一点,韩兰生自己也觉得比较遗憾。

  年轻时期的韩兰生不理解父亲身上的清高,在他的印象中,家里曾出入过不少有地位的人物,但是父亲一次也没有张口求过那些人,“我们姊妹几个,插队的插队,在工厂的在工厂,他从不求人给我们办事,还不让我们姊妹打着他的旗号求人。”尽管平日里不怎么顾及子女,但韩不言作为父亲的威严,是让最小的孩子韩兰生也惧怕几分的。韩兰生说他不懂哑语,和父亲的交流多是靠手写。现在也是父亲的韩兰生意识到,这样的交流方式,多少限制了父子间情感的无限交流。“现在想一想,我始终都没有走进父亲的心底,不了解他的情感世界。”

  一位老师

  无论谁说起韩不言,绕不开的一句就是“一生多困顿”。

  魏邦联还记得老师韩不言在甘家巷的家,是砖地且不平,每次作画时,桌子要抬到门口借光,还要在桌角垫东西,而盛墨的是一个罐头瓶子。

  沈明德也记得和顾子惠聊天时听到的一件事,一次韩不言看中了一支10元钱的毛笔,他让顾给他买上,后来,顾就买给了他。

  还有,据说当年韩不言常去新华书店,营业员都认识他,每次都是只看不买。

  拜韩不言为师之前,魏邦联从他画素描的老师处听说了韩不言这个名字,“我的那位素描老师非常崇拜韩不言,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是‘那样的笔墨甘肃少见’。”

  魏邦联第一次见到韩不言画画,印象深刻,“鼻子几乎都贴在画纸上了。”韩不言左眼失明,画画仅凭近视3000度的右眼。

  跟随韩不言多年,魏邦联算得上是老师声名渐起的一个见证者,只是这出人头地的滋味在他看来可谓是五味杂陈。

  “有观点说他不会画大画,只会画鱼。”魏邦联说面对这样的非议,韩不言除了专心作画,不做任何表态。“后来,他作了不少大幅尺寸的山水、花卉的作品。”

  韩不言有所表态的,多是在有关画艺的探讨上。杨重清手头有一封韩不言写给朋友温良恭的信,这封信内容长达7页,信中,韩不言告诉老友“自己和赵西岩举办的画展,两个月期间就有10万人参观,影响很大,为此艺术界的朋友都促他去北京办画展”;还有“兰州方面平时书店卖出其他著名画家画册几十册至百册,然而共卖出我的(《韩不言画集》)达到六百册;特别在第四页中,有李苦禅、许麟庐的艺术,我倾心钦佩,娄师白实际不过是虚名,其作品我过去都看到了,其缺少个人风格,似白石画风,但骨力不足。”

  “老师是个有大志的人。”魏邦联这样评价韩不言的“把别人不放在眼里”。

  一种风格

  韩不言70岁的时候画风有了改变,而在魏邦联看来这不啻于一种“变法”。

  “应该说这一次的改变,多少是老师和师兄李苦禅先生的一次晤面交流之后的结果,苦禅先生的‘要创新’似乎让老师意识到了什么,老师先后从师李苦禅、白石宗师,尤爱八大山人、石涛,学得笔墨精神,形成不言画法。”魏邦联说后来者都认为韩不言的这一次“变革”最大的成就是:形成和进一步确立了他自己的风格面貌,就如有观点所言“有些画一看就是韩不言的东西。”

  早些年,韩不言等一众画人在五泉山现场画画时,一张画2元。1988年,魏邦联陪韩不言去了一趟北京,拜访到了老师的几位师兄,许麟庐就是其中的一位。后来,许麟庐和韩不言、魏邦联三人联手作了一幅画,此画现在就挂在魏邦联的书房中。“记得特别清楚,当时许麟庐看了老师的画作之后,评价非常高,而当听说老师的画作当时在兰州一个平尺只有12元时,许麟庐立刻说了一句‘回去就提价,提10倍’。回来后就真的把价格提到了120元一平尺。”

  出自齐门,都是画虾,魏邦联觉得老师韩不言还是有自己的风格的。“用一支笔一气呵成,所画之虾,有透明感。”

  沈明德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在台湾收藏有一幅齐白石的《鹦鹉》,这是齐白石临韩不言的画作。“至少说明齐白石喜欢韩不言的东西。”

  邵军家的客厅里挂着韩不言的一幅《东风一枝春》,还有几幅12开大小的作品。邵军说这些画作都是韩不言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西,算得上是他艺术巅峰期的作品了。上世纪70年代末,邵军是新华印刷厂的厂长,当时流行一种“沙发画”,由印刷厂负责找画家作画然后印制好后向烈军属等群体赠送,就在这个过程中,邵军和韩不言、郝进贤等人相识。

  “当时白塔山有个画廊,他们就在那里画画,那时候的稿费也就是20元左右。”邵军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买了些韩不言的画。“那时候不时兴卖画,拿了他的画,也就随心给上五六元。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还到过韩不言时常去陈伯希先生位于五泉的家,当时韩不言画画有时候是我买的宣纸,有时是陈老提供的。”

  “他的画笔墨精良,功力深,韵味好。比如画鱼,就两三笔且很传神,现在画家哪有这样的功夫。”与李可染、石鲁、范曾等大家有过接触的邵军,在书画上是很有些眼光的,他对韩不言评价颇高。

  时常有人这样慨叹:韩不言若不是又聋又哑,若不是在西北僻壤,若是不离别京华,那将是……

  历史没有“若不是和若是”,有的只是一个身残志坚者的艺术精神。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