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看《海伦•凯勒》的故事,看了我的心里太感动!!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海伦凯勒。她是全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我要跟你的生命一样啊……!!”
这是一位18岁男孩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写的一段话。他叫麦嘉鑫,1992年生,汕头市聋哑学校八年级学生。“虽然我是聋哑人,但是我不自卑。”他快速的在纸上书写,与记者进行笔聊。
麦嘉鑫认真地笔答记者问。(宗宵羽/摄)
麦嘉鑫看起来潮流帅气,一米七四的个子,留短发,带副黑色框架眼镜,系着流苏方格三角巾。“出去外面,没人知道他是个聋哑人。”他表姐说道。
逛街的时候,他表姐提着两只不同款式的鞋询问他的意见,他指着左边那只鞋,用力地挥着大拇指。他挑中了一双白色球鞋,付款时在手机上打“谢谢”两字给店员看,店员会心一笑。
麦嘉鑫出生在潮州饶平汫州镇,因他妈妈在怀孕时吃错了感冒药,迎接他的是个无声的世界。小时候家人给他买过助听器,但是他一带上就马上拿掉,“听得不太大声,不舒服”。从无声的世界里突然接触到声音,他不习惯并本能地拒绝。他六岁读学前班,那些声母、韵母等对他来说很难懂,也没认真听课,总是趴在桌子上睡觉。他还窃笑地写道,自己一上课就睡觉,下课就自然醒。
“我6岁时爸爸去外面养殖抓虾赚钱给我去读书。我读书得太不好,有时常常跟同学打架。爸爸生气就不给我读书…爸爸让我留在家里,我很难过。”麦嘉鑫在QQ空间的日志里写道。
8岁的时候父母决定让他退学。到了11岁,麦嘉鑫才在村里的汫北学校重新读学前班。虽然是在普通学校随班伴读,但是他很快适应学校生活。在同班同学中他是年龄最大的。他骄傲的说老师喜欢他,同学和他相处得很好,他一到三年级都任班长,四年级到六级就加入少先队,监督同学有没有吸烟或打桌球等违反校规的事。当然有不少同学不服他,嘲笑他甚至打他,他就报告给教导主任批评那些学生。
麦嘉鑫是个开朗活泼的男孩。他的世界,虽少了声音,依旧能绘出绚烂的图案。教育开启他人生的一扇重要的门,通过习字,他能跟同学写字聊天,也能跟许多健全的人交流。
去年,麦嘉鑫从小学毕业后,就离家来到汕头聋哑学校读书。汕头聋校是粤东地区仅有的一家聋人特殊教育学校,全校共有250多名学生和60名教师职工。聋哑学校的叶老师说,聋生的学习很艰难,他们听不到,必须比普通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学习。
麦嘉鑫说他喜欢政治,由于师资等原因课程没安排,但是他喜欢翻看政治书自学,也喜欢看报纸来了解政治。他曾跟记者聊道,他以后想到政府部门工作,“幸福汕头,推动汕头发展”。
在聋校,他开始学习手语。他学得很快。在今年10月,他成为鮀滨技术学院心理协会的特聘手语教师,教很多健全人手语。鮀滨心协会长蔡晓辉说,麦嘉鑫差不多每两个星期去他们学校教一次手语,教些简单的用语,还有手语歌曲如《爱因为在心中》等,教得简明易懂。
麦嘉鑫把玩着记者的相机,对着镜子自拍,问:“多少钱?”答:“三四千”。“我要努力赚钱就有能买”。(麦嘉鑫/摄)
麦嘉鑫主动教记者用手语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你好吗?好久不见!我是汕头大学的学生……”还有26个字母的手势。他怕我们忘了,还在画了张手势图给我们。
跟很多90后的年青人一样,麦嘉鑫喜欢泡在互联网上。他的QQ差不多24小时都在线挂着。今年夏天他还在新浪上开了微博。
通过网络他结交了大批好友,其中有不少外国人。他的英文名叫Andrew,他的第一个外国网友是朋友介绍的,英国人,是澄海某学校的外教。麦嘉鑫说他没试过跟外国人交流,所以加他为好友,并且学习英语。只是对方不会中文,纯英文的交流有些困难,他们见面后还教了他一句手语“我爱你”。
“Makn xin 是我的法文名”,麦嘉鑫说他跟一位正在学习中文的法国网友很要好,所以他喜欢法国。麦嘉鑫在QQ上跟记者聊道,他最近在和一位潮州的混血朋友学习俄罗斯语。
无声的世界一样精彩,麦嘉鑫生活得乐观,他QQ签名写着“低落的时候,我就想想《2012》,然后就好多了。”
- 上一篇:音乐巨人贝多芬
- 下一篇:《顶级厨师》黄莺止步八强 "亿姐"继续美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