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支教助残志愿教师节日快乐

2012-09-10 11:32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他们虽然不是正式教师,但在学校的教室里、操场上却经常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在他们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学生,听他们讲英语、讲国学……在他们的带领下,学生们忘情地投入到一个个游戏或活动中,在活动中彼此增加信任感和团队意识……

  他们的足迹遍布西部偏远地区、城市的打工子弟学校以及特教学校等,他们是一群热心公益的支教志愿者。这些播洒爱和传递责任的支教志愿者也应同享教师的礼遇,我们祝他们节日快乐!

  每次乘车两小时

  坚持支教打工子弟

  在北京南五环外的大兴西红门镇北路寿宝庄村,一所专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蒲公英中学就坐落于此。这里虽然距离中国地质大学有30多公里的路程,然而每到星期三,总有四五名地质大学的志愿者赶往这里支教。王妮就是其中的一位志愿者。

  王妮看起来文文静静,是地质大学志愿协会的副会长,对于学校发起的那些志愿活动,只要有时间,她绝不“落空”。一年前,地质大学的志愿者开始与蒲公英中学对接,他们负责初二的一个班级。每次支教,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需要2个多小时。除了辅导英语,他们还带领同学们进行拓展训练、做破冰游戏、体验盲人、聋哑人的感受、教孩子们做手工、给学生们上感恩教育课……

  “这些学生与城里的学生真是不同,在感恩课上,我没想到一些很普通的小事都能让他们铭记在心。”王妮回忆说,去年底,在感恩课上,当《感恩的心》乐曲响起时,很多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慢慢回忆曾经的……有的孩子眼眶湿润,有的已泪流满面。

  让王妮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女生,她的父母常年在菜市场里卖菜,平日里父母从来舍不得添置新衣,一次雪后,她妈妈给她送来一件崭新的羽绒服。女生讲述,自己的父母很不容易……说着说着,女孩一度泣不成声。在与打工子弟的接触中,王妮感到这里的孩子们内心更为敏感。相对于城里的孩子,这里的孩子似乎更懂得感恩。

  王妮认为,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或许只是孩子们人生中的一个过客,但是他们都希望在与孩子们的短暂接触中,能给孩子们带来帮助。蒲公英中学的校长郑洪曾对学生们说:“这些志愿者让全校师生目睹、享受、并且相信了人生的确有非常美好的元素存在,那就是爱、责任和行动。这比学校有了教室、宿舍和一日三餐的意义更为深远。”

  文/本报记者 李晓迪

  特教老师的耐心、爱心、恒心

  她是一位教师,却没有节假日和寒暑假;她是一位妈妈,却很少有时间陪在一岁多的女儿身边……她叫孔杰敏,来自河北保定,26岁,是北京市海淀区海伦聋儿康复园中的特教老师。

  孔杰敏说,做特教老师必须比正常学校老师要更有耐心、爱心和恒心,因为正常的孩子只需教两三遍就能学会的东西,康复园的聋儿可能就需要教上千次。虽然这些孩子戴着人工耳蜗或助听器可以听到声音,但因为从小缺乏语言训练,发音和理解力很弱,必须一遍遍不断重复。“我们这些老师一天说的话比一个常人一周说的话都多!”孔杰敏说,他们每位老师要负责4个孩子,说话太多了,园里的老师多数都有咽喉炎。

  在孔老师眼里,这些孩子非常懂事,有礼貌,而且有毅力。为了练习一个词,他们可以和老师一起练上千次。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孔老师有时会突然生出一丝忧虑,那是为孩子的未来忧虑,为了能让孩子回归社会,她只能付出更多。去年刚来学校时,孔老师的女儿还没断奶,由婆婆带着孩子在康复园附近租房住,每天孔老师就利用中午给婆婆送饭时给孩子喂一次奶,之后就返回学校。

  海伦聋儿康复园的孩子大多家庭贫困,很多父母不懂得如何和孩子交流,作为特教老师,很多时候承担了孩子老师和母亲的双重角色,为了孩子更好康复,孔老师还要教孩子的父母如何鼓励孩子、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康复。谈到恒心,孔老师说,这些孩子的语言康复训练必须要坚持。有时一个教学内容教了很多遍,孩子还不掌握,孔老师也不能发火,只能平复一下焦急的心情,再想个其他方式,之后继续。

  对于孔杰敏和所有海伦康复园的老师们而言,她们最依依不舍但又最幸福的时候便是孩子毕业离开康复园回归社会的那天。今年8月26日,孔老师带的一个孩子要毕业了,最后一课,孩子知道要离开老师了,一直抱着孔老师……讲到这,孔老师不禁泪水盈眶。

  文/本报记者 杨永辉

  实习记者/赵亚芸

  孩子们叫我美丽的达娃

  林菁,中国传媒大学的志愿者,8月中旬,她与北京的另外10名志愿者一起来到西藏山南地区做志愿服务工作。林菁被分配到加查镇中心小学做教师。一到学校,她就被孩子们称为“达娃”(藏语月亮的意思),孩子们还学以致用,将新学会的单词beautiful加缀到“达娃”之前,从此,林菁就被孩子们称为“beautiful达娃”。

  加查镇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一到这里,林菁便满心愉悦。加查镇中心小学约有近500名学生,除了住加查镇的孩子外,附近几个乡的孩子也来这里上学。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像林菁之前想象的那样破旧,单从硬件设施看不输于内地的普通学校。

  由于上学的路途较远,这里的孩子全部住校,每个循环周期为上10天课休息3天。比起回家,孩子们更喜欢呆在学校里,他们觉得学校的生活更充实。虽然林菁来到加查镇中心小学还不足半月,但她却早已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林菁的主要工作是教孩子们英语。

  “我在这里带两个班,大约要教90名孩子,每天给他们上两堂课。在我之前来过志愿者,也教英语,所以孩子们的英语还有一些基础。不过这里的其他科目全是当地老师,他们用藏文授课,书也是藏文的,孩子几乎都不会讲普通话,和他们沟通起来还真有些难。”林菁第一天到班里,孩子们都好奇地打量她,眼里满是问号。她用普通话自我介绍,孩子们几乎没反应,只有一个男孩似乎听懂了,用普通话说老师好。

  好在林菁能用英语与孩子们进行简单沟通,她想给自己起个藏文名字,孩子们说月亮很美,就叫达娃吧。课堂上她教孩子英语短句“You are beautiful……”,做句型练习时孩子们就说“达娃is beautiful……”几天下来,林菁成了孩子们口中的“beautiful达娃”了。课下,林菁还带孩子们唱歌、跳舞、跑步、做运动。

  “我住在学校里,孩子见我宿舍里有把吉他,到了晚上他们就让我弹吉他给他们听,随着音乐,他们自己就翩翩起舞了。”林菁觉得,在这里支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她的藏文不灵,孩子们都是她的老师,随时给她指点。孩子们身上那种真诚、纯真常常令她感动,她从孩子们身上感受到的是温暖和幸福。就在前几天,一个女孩把从家里带来的核桃和奶茶分给她,用有些跑调的普通话说“给你”。

  林菁说,做支教志愿者的经验告诉她,首先要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爱,“只有懂得爱,才会付出爱”。文/本报记者

  李晓迪

  由华藏山社和甘肃景泰大学生牛丽敏等人发起的西部支教甘肃行活动,8月5日至18日在甘肃景泰县寺滩乡宽沟小学进行支教。来自甘肃、湖南、新疆、内蒙古、安徽、河北、广东、广西等地的30名在校大学生,与多名学者、作家、老师千里随行参与了这次活动。在两周的支教活动中,支教老师们白天为宽沟小学的孩子们上课,晚上就在教室里把课桌拼在一起,钻进睡袋解决住宿问题。全程参加支教的“西部铭记”,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每天用日记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了山村的现状和支教的历程。本版节选了其中部分日记,在教师节向支教老师们致敬。

  支教日记

  ●8月8日● 沧桑不该写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在这个革命老区,荒漠像瘟疫一样侵吞贫民生息的领地,没看到可以防沙的大树,只看到风吹两边倒的杂草。时下,每个家庭都有人背井离乡,在贫瘠之地支撑到底的人群全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和脸上写满沧桑的孩子。走近每一栋用泥巴和木棒糊弄起来的低矮土屋,几乎看不到值钱的家具和扔了让人心疼的东西。让他们支撑下来的唯一财富,就是在布满泥沙的院落暴晒做饭取暖的羊粪和堆积如山的麦秆。入夜,听不到鸟叫的黄土高坡清静极了,相隔较远的每个村庄进村的土路既没有路灯,也看不到串门的行人。

  8月8日的晚上,几位支教老师约我去王育凤家家访,没走多远,懂事的孩子就来到半路上迎接老师。那夜相当黑暗,来自外省的年轻老师对没有路灯的小路很是陌生,每走一步靠手里的电筒像鬼子进村一样扫射蜿蜒的沙路和破败的土墙,星星点点的电光或许打搅了耳听八方的走狗。我们在断断续续的狗叫声中兜了半个钟头才来到半山坡的王育凤家,大家围坐在炕边身体暖和之后,谈话的氛围也近乎起来。曾经当过支教老师的黄莹家访过许多孩子,经见了一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出发前与同事谈及学生的家庭悲情,她说自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是在了解王育凤的家境和遭遇后,痛不敢叫、伤不敢哭的难堪搅昏了我们的头脑。在这个脸上布满沧桑笑比哭难看的孩子面前,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破败的家和两个不幸的孩子……

  开始我们认为,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王育凤、王育珍姐妹俩是常见的留守家庭,通过了解才明白,这个家庭是一个不正常的留守家庭,姐妹俩懂事之后一直在期盼出走多年的父母归来,可她们一直没有等到父母回来的那一天,哪怕像人家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的机会也没有。当我们问及父母在哪里时,王育凤用平和的语速和不变的表情回答问题,实在让人吃惊,这不是十多岁孩子该有的神情!

  王育凤对我说,她妈妈在妹妹八个月大的时候就离开这个穷困的家,爸爸在王育凤三岁的时候也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了,只留下一对古稀之年的爷爷奶奶和两个成长中的幼女。爷爷奶奶谈及两个乖巧的孙女老泪纵横。老人家的诉说,我们一句也听不懂,通过王育凤翻译才明白爷爷不吐不快的悲情。老人家是说孩子的父母走了之后,老两口已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是看到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咬紧牙关挺起身板带着两个小娃娃艰难度日。对抚养两个孙女的老人来说,活下去不是享受天伦之乐,而是承担既做爷爷奶奶又做爸爸妈妈的责任。两老的脸庞写满了这个年龄不应有的风霜和凄苦,唯一的快乐只有看到孩子们安全回家才舒展布满皱纹的眉头。作为初来乍到的支教老师的确不能用自己的想象来推断孩子父母的想法。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两个在无限期期盼中长大的孩子。当问及她们对于父母的感情时,孩子没有直接回答,低头沉思一会儿,她拉起支教老师黄莹的右手说:“老师,我只记得爸爸的手上有个胎记,其他的什么也记不得了,我想他们,想他们快点回家……”

  支教日记

  ●8月14日●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当《歌声与微笑》的歌在遥远的小山村回响,支教老师的到来给渴望走出山外的孩子编织了一个童话般美好的梦。

  从我们到来那天开始,这些从未走出山外的孩子,就把学校当成最快乐的家,支教老师便是他们最亲的亲人,无论是睛天还是下雨,每天天亮,所有的孩子都来到了学校,有些来得很早的孩子就和我们的支教老师一起吃早饭,饭桌上孩子们开心得笑着闹着,支教老师就是他们的玩伴,共同分享在学校和家庭的喜怒哀乐。每天来学校看看的老村长李智仁笑着说,我总有一种感觉,从你们来到这里支教之后,这个破落的小学已变成这个世界最圣洁的学校!

  支教老师的到来,破落的小学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由于这里没有网络,发一篇稿子需要通过无线网卡完成,可微弱得要命的信号像雾像雨又像风,当你正要发稿的时候,信号也消失了。因此,所有感人的话题,像来不及收割的小麦一样堆在眼前,今天所说的一切,全是昨天的故事。

  为了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支教的授课内容除教科书之外,还开设书法、手工、舞蹈等课程。支教老师告诉我,来这里之后,所有的努力都为了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快乐,争当孩子眼里最合格的老师。小朋友苏建忠告诉我,支教老师们都管他叫“小树獭”,他一到下课时间就爱抱着老师的腿,不放手地往上爬,时常对着老师们露出可爱撒娇的神情,这一招还挺管用,常为他赢来一些小零食的“奖赏”。他开心,全家人也为他开心。

  我发现,孩子们的一些举动在某些时刻最能触动自己的心灵,在这个偏远的农村,吃块巧克力是件奢侈的事情。学校附近的小店也只有一些在城市里几乎绝迹的廉价糖果。一天,中班的王乐乐同学却拿着一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送给她的舞蹈老师。事后,支教老师黄莹告诉我,接到被孩子手心握得有些融化的巧克力非常感动,王乐乐同学的爸爸在遥远的县城干活,一个月回家一次,偶尔带给她一些小礼物。其实这样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农村的这些孩子非常淳朴,当他们真心喜欢这些外地老师的时候,就特别亲近这些老师,虽然只是一块巧克力,可确实是孩子最美的心灵体现。

  支教日记

  ●8月18日● 支教老师的生活

  在大西北偏远贫困的山区支教,对多半来自南方的大学生来说不仅要在短期内适应高原的气候和水土,还要在冷暖自知的条件下,把爱心献给那些从来没有离开穷山沟的孩子。由于水土不服,到达支教地点的前几天,好多老师都病倒了,没有药品是我们进入支教地点面临的第一难题,尽管离支教学校不远有一个还算像个样子的卫生室,但要从那个从没开过门,做给别人看的卫生室里拿到一片药品比登天揽月还难。好在来大西北支教的老师不是捆绑来的,这批意志特别坚强的年轻大学生,无论男女在病倒之后仍鼓足勇气坚持到底,这种精神感动了好多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更让人感动的是,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昕昕回到甘肃参加支教,受之影响,她妈妈何凤麟也跟着过来了,何凤麟阿姨到达支教地点之后不仅负责做饭,平时还陪同支教老师去贫困学生家家访,给贫困的孩子送衣物。

  在此期间,我多次想把他们的生活照发出来向所有关注这一活动的人们报个平安,由于手机和电脑信号太不通畅,刚上传完的图片信号突然中断,一切又要重新开始。今天,我总算找到一个外出的机会带着电脑和无线网卡登上满眼黄沙的山丘,费了半天工夫终于把这组图片发了出来,下山之后我也累倒了,如果支教老师的亲人在牵肠挂肚中能看到他们的孩子在西部支教一切还好且能坚持到底,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支教日记

  ●8月20日● 别让这一切走远

  离别前,宽沟的天突然下起秋雨,只带衬衫赶到大西北的我,那几天冷得不行了。看到这种情景,热情好客的支教老师段珏把苗正磊、牛丽敏、黄莹等四名支教老师和我带到她家睡大炕,因此我们找到了坚持到底的信心。段珏老师的父母是不善言语却非常好客的庄稼人,远方客人来了,他们一家把温暖的大炕让出来给我们这些人睡,自己去睡偏房的小炕。之后不久,又特地邀请杨本华先生一行4人到他家吃饭,表示对支教的感谢和支持,这份难得的热情让我们再次体会到陕甘宁边区“无产阶级”与众不同的纯朴。在遥远的小山村受到如待贵宾的礼遇,对没有为他们做出什么事的我们来说,的确有受宠若惊和羞愧难当的感觉。在宽沟支教期间,因为得到段珏老师一家人的接待和呵护,不适合高原气候,每天清早都流鼻血的苗正磊老师等同伴,才熬过了入夜就瑟瑟发抖的寒秋。

  离开宽沟的那个早晨,天空依然飘着冷若冰霜的毛毛细雨,一天只有一趟的班车停在校门口,司机按着喇叭不停地叫着,所有的支教老师和工作人员在催命的呼号中背着沉重的行李像逃难一样登上了破旧的班车。当这趟班车拉着我等怅然若失的身心离开不忍离去的宽沟,老村长和一些乡亲带着孩子都来为我们送行,班车越走越远,一直追赶班车向我们挥手的段珏老师仍不肯离去。当乡亲们的身影在我眼前渐渐模糊,我猛然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我们能送什么像样的礼物,他们期望每一个就此别过的支教老师和工作人员走了以后还能回来,还能回到贫困的宽沟村同所有无权无势的“贫下中农”做一生一世的朋友。

  大部分支教老师在坐大巴离开时,乡亲们赶来致谢送别。听到班车的鸣笛声,四岁的卜晨冰牵着妈妈在古城墙脚朝着车子缓缓前行的方向奔跑,小女孩步履蹒跚赶来送支教老师,家里的小狗也紧随身后。最后卜妈妈干脆抱起小冰冰,迈开大步跑起来。坐在车上的支教老师们看到冰冰也不顾开动的车子,纷纷冲下车,飞奔过去,拥抱亲吻流着泪的小冰冰,此时车上的乡亲和支教老师被感动落泪了。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