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让聋儿变得活泼
从2012年3月开始,玫琳凯广西分公司捐赠了1.8万元给八桂义工用于专项资助新声堂聋儿幼儿园的孩子。项目启动后,每个月义工们都如约和孩子们见面,进行互动游戏、户外拓展体验等活动。
9月16日,是第7期活动,目的地是位于南宁市人民公园的海底世界。一大早,广西运德集团就派出爱心车辆抵达仙葫的新声堂,免费接送孩子们游玩。
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新鲜的。刚进到室内,徐俊杰就高兴地指着鱼缸,掰着手指数游得正欢的鱼儿。整个游玩过程,他都激动得又蹦又跳。
他3岁就进入新声堂开始康复训练。但新声堂场地、师资力量有限,孩子们很少有屋外活动的机会,大多在一楼的大厅内玩耍。之前唯一的户外活动,就是每天下午放学,到学校门前的马路走上几个来回。在义工介入帮扶之前,除了家人、老师,他们极少和社会有接触,性格不如一般孩子那么开朗,显得很内向。
新声堂的老师说,他的性格从内向到开朗,从对陌生人的恐惧、排斥到主动打招呼、牵手,和八桂义工的努力分不开。
看着海底生物学语言
徐俊杰等小班的孩子因刚开始语言训练不久,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仍以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为主。而大班的孩子们,此行可谓收获颇丰。
导游带他们来到鲨鱼馆,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耐心地教他们念汉字“鲨鱼馆”。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大孩子们学得很开心,一个个张大嘴巴、对着口型跟着导游学习语言。
每带他们参观一种海底生物,导游就停下来教他们说出这种生物的名称。这一路,他们边拍手召唤,边戏水学说“海龟”;他们大声说出“中华鲎”,却不敢触摸外形古怪的节肢动物中华鲎;他们看着各种各样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鱼,学着嘟起嘴巴念“鱼”……
新声堂的老师说,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课堂上丰富多了。孩子们只有接触精彩的外部世界,才会想要冲破无声世界里的单调,才会有动力努力学习语言。
“我要走路,不要抱抱”
7个月的坚持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变化“我要走路,不要抱抱”。项目负责人之一陈佳说,这些孩子由于听力受损,父母亲总觉得亏欠了他们许多,在家里对他们很溺爱。而孩子们因为溺爱,也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觉得自己处于弱势,十分自卑。
在开展项目之前,孩子们显得很娇气、脆弱。他们的情绪比较负面,要么耍赖撒娇,要么大声哭泣。陈佳记得今年5月带孩子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孩子们都要义工抱在怀里,全程不肯下来走路。
经过新声堂老师和义工们的努力,户外活动使聋儿逐渐变得自信、独立起来。从喜欢赖在怀里、不爱理睬他人,慢慢变成愿意走路、自己上厕所。新声堂的老师说,这些转变对于日后他们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和其他活动不一样的是,因和新声堂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这个项目的义工相对固定,很多都是“老熟人”。许多义工称他们是“干女儿”、“干儿子”。义工“鸠”深受小女孩李梅楠信赖只要他一走远,李梅楠就想哭。为不让李梅楠希望落空,“鸠”从6月份第一次参加活动至今,从未错过一期。义工“乖乖宝贝”则把3岁多的男孩吴功耀捧在掌心,每次都给他当贴心跟班,还买零食给他吃。
- 上一篇:余江县优秀残疾人工作者吴永东
- 下一篇:残疾人蒋冬梅:我愿意把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