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柳州用眼睛“倾听”世界

2012-09-23 11:11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他们的世界没有嘈杂的噪音,也没有悦耳的音乐;他们的语言不用嘴说,而是从手指与纸笔间滑过。在别人看来,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寂静中;而对他们来说,无声世界也是一曲华丽的乐章。据柳州市残联统计,柳州有近6000名聋人。今日是国际聋人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用眼睛“倾听”世界的人,感受他们用爱与坚强演奏的美妙乐章。

  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记者只能用手机短信“叩门”,用纸笔交流。

  年轻兄弟:

  哥哥为弟弟放弃学业

  因先天性失聪,李柳华、李柳民两兄弟从小就不知道人们笑靥如花的时候,还会伴随着“嘻嘻哈哈”的声音。但是,他们总把微笑写在脸上。阳光帅气、乐观向上的兄弟俩虽然听不到别人的赞许,却能读懂唇语。

  记者与李柳华用短信相约在他家楼下见面。迎面走来一个洋溢着幸福微笑的帅小伙。“你是李柳华?”看着记者的口型,他点了点头。

  来到李柳华家,他开始与记者用笔在纸上交流,整整一个小时,写满了7张A4纸。这是他至今用得最多的交流方式之一。

  李柳华10岁才开始上学,20岁初中毕业,经老师推荐去了柳州日高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上班。

  “为什么不继续上高中?”“没钱。”李柳华写道。他知道,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要照顾培养两个聋哑孩子十分艰难。当时柳州没有供聋哑孩子就读的高中,要升学就要去武汉。在上学与就业之间,李柳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是减轻家庭负担的最好办法”。

  弟弟李柳民比哥哥小5岁,“他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初中毕业后,李柳民去了武汉第二聋哑学校就读。高中毕业后,又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本科。“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李柳华“说”。知道父母艰难地维持着整个家庭,兄弟俩在各方面的表现十分优秀,还在运动方面创造了不少佳绩。

  在李柳华的书房里陈列着不少证书、奖杯和奖牌。记者数了数,金牌就有7块。哥哥喜欢田径,擅长跳远和短跑,弟弟喜欢乒乓球,两人都是广西区特运会冠军,还多次参加全国特运会。李柳华说,父母并不因为两兄弟的残疾而唉声叹气,反而以有两个懂事的儿子为荣。

  去年,29岁的李柳华结婚了,24岁的李柳民大学毕业,李家双喜临门。在李柳华家里,挂着他与妻子的婚纱照,甜蜜写在两个人的脸上。记者通过QQ联系上了李柳民。大学毕业后,他面试了30多家公司,只收到了4份录取通知书。最后,他选择了在重庆一家咨询公司做网络管理。

  “现在就想努力工作赚钱,一定让父母过好日子。”兄弟俩最想感激的人就是父母。为了让父母过得更好,李柳民一个人在外过得很辛苦。白天上班,晚上做4个小时的乒乓球陪练,直到晚上11时,才有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

  因为想念父母,李柳民也想过回柳州找工作,却一直没有适合他的职位。“过年过节我都想回家好好陪父母”,今年中秋和国庆,他要继续做陪练,只能用短信问候柳州的父母,希望月亮能从远方的重庆带回他的思念。

  中年母亲:陪着孩子一起读书

  一条手机短信发过去,半小时后,记者才“叩”开了柳南区秀山小区谢红玲的家门。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地板,家里的一切井井有条。这样一位贤惠的妻子、能干的母亲,却因为后天失聪而无法听到丈夫和孩子说出的赞美。“虽然耳朵听不见,但能用心"听见"。”谢红玲说。

  比起很多先天失聪的人,谢红玲觉得自己要幸运很多。之前,她能够正常地倾听这个世界。15岁那年,她躺在木地板上,朋友从高处跳下,地板震动的轰鸣“闯进”了她的耳朵。从那之后,她耳朵里所有的声音,“好像都飞得远远的,全都变了形”。因之前有过正常的听说,现在别人说几句简短的话语,她还能根据口型猜出大概,并能进行简单的对话。

  初三毕业后,因听力障碍,谢红玲被迫放弃了学业。经老师介绍,她找到了一份缝制帆布包的工作。没有听力,她练就了一双慧眼。看过几次示范后,她就能将一块块裁好的布料缝制成一个完整的包。

  1999年,谢红玲与丈夫偶然相识,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如今,谢红玲身体不好下岗在家,养家的重担全落在了丈夫一个人身上。她则包揽了教育两个孩子的“重任”,这也成了她最头疼的问题。

  因文化程度有限,听力又不好,想要辅导孩子功课,难度可想而知。每次看到小儿子的数学考三四十分,谢红玲急在心里:“我想辅导一下,没想到他专拿难题来考我。”面对孩子提出的“挑战”,倔强的她买来了一大堆参考书,每次在给孩子辅导前,自己先“啃”一遍。在谢红玲家的书架上,有数学、作文、英语等多门功课的参考书,她说这些书自己全都看过。就这样,以身作则的她不仅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还真能解答孩子不少问题。谢红玲从抽屉里拿出孩子最近一次的数学考试卷,上面的成绩已从“不及格”到了“及格”,这个飞跃就是对她的付出最大的肯定。

  作为母亲,谢红玲觉得能够陪着孩子一同成长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有一段时间,大儿子沉迷网络,从未接触过网络的她没有禁止孩子上网,而是买来关于网络的书籍学习。和孩子有了共同语言,她就从正面引导孩子利用网络学习,浏览健康的信息。

  “所有的父母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爱,我也一样。”虽然身体有缺陷,但谢红玲用自己的爱和坚持,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伙伴。

  老年夫妇:

  携手经历32年风雨

  在许多年轻人高喊“再也不相信爱情”的今天,60岁的陈青元、谢玉秀两位失聪老人却在无声世界里,相扶相伴了32年。他们的爱情不需要言语的表达,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彼此就能心领神会。

  两位老人都听不见、也不能说。记者尝试用纸笔与他们沟通,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看字都非常吃力,更别说写了。采访中,老人的女儿小陈就担当起了“发言人”的角色。

  谢玉秀先天性失聪,而陈青元在6岁的一场大病后,也失去了听力。1980年,两人通过熟人介绍相识,或许是因为相同的经历,两个人很快发现,与普通人相比,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彼此。但两人的爱情也曾因距离和身份的特殊遭受过不小的考验。当时两人一个在南宁,一个在柳州,加上都听不见,陈家人并不赞成他们的交往。“可我爸就是喜欢我妈,就是要把她娶进门,最后我奶奶也没辙了。”小陈笑着述说父母的爱情。

  虽然都无法用耳朵听世界,可夫妻俩并没有因此降低生活质量。他们有空就去邻居家串门,碰上假期还经常出去旅游。陈青元自豪地说,年轻时他还是厂里的运动健将,乒乓球、排球都打得很好,捧回来不少奖杯。

  儿女工作忙,互相照顾是两位老人生活中最常做的事。平常都是妻子照顾丈夫多些,而前不久妻子不慎摔伤,丈夫就成了她的“保姆”。平时从不干的买菜做饭,现在做起来也毫不含糊。因谢玉秀摔伤的腿需要经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她扶着一把椅子,在客厅里慢慢地走,这时陈青元总是专心地注视着老伴,一刻也不敢放松。丈夫嘴上不能说,眼神却藏不住关心。

  在采访中,两位老人的手语交流非常简单,常常只需一两个动作,彼此就能心领神会。而有时,两人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但只要有一个人将目光投向另一个人时,另一个人就能感受到,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回看过去,仿佛有心电感应一般。

  他们期待:升级手机爱心套餐

  除了手语,手机短信、上网交流成了聋人们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聋人每月要发1000多条短信,使用手机流量150M,每月话费达100多元。而大多数聋人家庭经济困难,手机费用成为了他们的负担。据悉,浙江等地的聋人一直使用通讯部门推出的爱心套餐:短信包发网内外;有短信500-1000条、流量150-200M等多种选项;来电显示部分减免等。2005年,柳州也曾推出了针对聋人的爱心套餐,但套餐内容不能满足聋人朋友的需求,于2007年停办。

  如今,短信、上网沟通更加频繁,聋人朋友们希望柳州电讯部门,能借鉴江浙一带的套餐方式,在柳州原有的基础上,对套餐进行升级,重新开办爱心业务。采访的最后,一名聋人代表在纸上写着:我们期待着。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