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化设备和计算机辅导教学的出现,尤其是多媒体软件的出现,使听力、语言训练迈入一片新天地。
电化教学设备在语言训练中的应用,是指运用现代化的媒体,结合传统的教学媒体,传递信息,进行训练,以期获得最好的训练效果。
1.进行电化教学的内容、环节
进行电化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环节有3个:
(1)确定电化教学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训练都适合运用电化设置。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内容:训练的难点、重点;用传统手段难以讲清,效果较差的;能较好地发挥电化设备优势的。
(2)熟悉电化教学媒体:不同的电教媒体运用不同的课型内容。因此,先要确定电教媒体的类别。听力训练宜用语言实验室,而看图说话则宜用幻灯,科学常识则宜用录像等;教聋儿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运用两组幻灯片,一种是单片、静片,一种是复合片、动片,就更能引起孩子兴趣,内容也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媒体确定之后,操作者要熟悉它:对硬件,要了解它的性能和是否保持良好状态,要能熟练地操作;对软件,要理解内容,功能及表现方法。
(3)进行电教设计,编写教案:课堂设计的重要任务:确定教学目的,分清教学内容的层次,着力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其目的是发展聋儿智力、培养能力;严谨地安排教学进度,根据聋儿的认识特点和学习规律,有条不紊,由浅人深,而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选择电教设备的不同优势,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聋儿训练积极性。教案并无固定,但一般应包括:课程内容、教学目的,授课时数,课程类型,电教媒体类别、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还要及时做好反馈,写好心得体会。
2.进行电化教学的方法
电化教学的方法,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电教媒体时采用的方法,它是在坚持电教原则的基础上确定的。
(1)激发聋儿的动机,唤起他们的注意:聋儿能否听好老师的课,首先取决于聋儿是否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因此,老师要善于诱发聋儿的积极性。一般可在播放音像之前,先给以提示。如在播放《乌龟和兔子赛跑》前,先提出“它们谁会胜利”等问题,引起聋儿探求知识的欲望,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训练活动。
(2)恰到好处的演播:媒体的演播,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首先要保证演播的良好视听效果,做到图像清晰,声音清楚,音响适度,声画同步。要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如教室的遮光,银幕的位置,老师站立的位置等。其次,要注意步骤方法。先播、后播,时间长短,是否重复播,都要考虑周全。
(3)耐心及时地指导视听:视听是指聋儿用视觉、听觉接受电教媒体传递的信息。老师要注意耐心指导。如幻灯片,可以让孩子指出画面的差异,也可用画面引导孩子认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听的方面,电唱,录音,语言实验室等主要是向聋儿提供正确的语音、语调,以及不同人物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说话、对话、朗诵、歌唱等。老师应根据其在教学中的不同用途,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有时,也可将聋儿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比较。播放方式也应灵活多样。
(4)启发聋儿思维,活化教材:在电化教学中,老师应重视启发聋儿的思维,培养其思考的习惯,要善于凭借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引导思考,启其所惑,导其所难。聋儿借助电教媒体,对于重点就更容易理解了。所谓活化教材,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电教教材,一片多用,一带多用,都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