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聋人教育 > 聋儿教育 > 正文

对中国农村聋儿学前教育的思考

2012-10-03 14:38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据天津聋儿康复中心和联合国儿基会驻中国办事处合作项目的统计,约15%中国聋儿能接受语言康复培训,其中12%能获得足够语言表达能力,从而随班就读。另据该合作项目的计算表明,使用口语训练的聋教育方式,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也只有1.8%的中国学前聋儿能够获得一种语言技巧,从而随班就读,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1.8%的幸运者大多是残余听力较好的,而且,在有条件接受语言训练的聋儿中,城市儿童多于农村儿童。不论怎么说,还有98.2%的聋儿在接受什么样的语言学习?他们如何同外界交流?他们将如何获得智力成长和情感成长?

       中国聋教育的主流是口语教育。应该肯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聋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聋教育的状况还不是很乐观。“15%中国聋儿能接受语言康复培训,85%的中国聋儿没有或很少的机会得到语言康复训练” ,在农村地区,聋童的平均入学年龄在8-9岁,而同龄健听孩子的平均入学年龄在5-6岁。对于健听孩子来讲,入学之前,家庭教育是得到保证的,他们在家庭和社区中学习语言,与成人交流,获得大量外界的信息,获得充分的情感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大部分聋生在入学前的漫长时期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他们所能够得到的学前教育几乎为零,他们只能生活在自我封闭的状态,情感发育和认知能力只得到低度发展,很多聋生没有讲礼貌的概念,没有偷和拿的概念,成为社区中令人厌恶的“小偷” 。

       心理学家罗班认为,在入学前的充分的语言发展是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报告。本杰明·S·布鲁姆认为,儿童的智力成长中,足足有一半发生于出生至4岁这段时间内。然而,大部分的聋儿在这段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境遇如何呢?他们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没有声音,没有语言,没有沟通,没有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足够的信息。
但我们应该承认,聋人学习语言没有问题,他们的问题在于学习口语。科学的实践已经证明,手语是一种语言,对聋人来说,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也即是他们的母语,是他们容易接受的和容易掌握的语言,这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的。聋人的世界是一个无声的世界,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语言,也决定了他们的文化——聋人文化,一种使用手语作为母语进行相互交流的文化。然而,他们更多的是失去了学习自己母语的机会,只是在缺乏生理基础的条件下,强制地接受口语训练。尽管聋人手语教育在中国没有得到正式的认可,中国在聋教育中广泛推行口语教学的方式,但这并不能阻止聋生私下里使用手语,反而“影响了中国手语的标准化。实践表明,口语教育的难以普及性影响了聋人的受教育机会。口语教育在更大程度上是健听人从自己的角度为聋人设计的聋教育的方案,而聋人被拒绝在聋教育的研究和参与之外。

       英国、挪威、瑞典、丹麦等国都是实行双语教学的国家。所谓双语教学就是让聋童学会两种语言,使用两种语言:一种是聋人手语,这是聋人的第一语言,也是他们的母语;一种是主流社会的语言,在英国是英语,在中国是汉语,这是聋人的第二语言。聋童在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而且能够学好第二语言。聋双语教学在这些实践的国家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聋生的学习成绩多数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同龄健听学生的平均水平。实践表明,聋人除了那些需要听力的事不能做以外,其他任何健听人能做的事,他们都能做到,甚至会做得更好!而据我国有关聋教育界权威人士介绍,我国聋生的学业情况低于同龄健听学生的平均水平,到小学毕业时,有3-4年的差距。

       在不同等的教育条件下,聋人不会同健听人那样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他们永远都低健听人一等,成为社会的弱势人群。而且,这种现状也日益扩大着聋人同健听人之间的鸿沟,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成为两种群体之间的隔阂,最终导致两种群体之间的冲突,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消除这一不稳定根源的方法在于缩小聋健差距,广泛推行双语教学,发展聋教育,发展聋人文化,促进聋健和谐发展。教育发展的基点是幼儿教育,首先要努力消除农村聋幼儿教育几乎为零的现状。对于中国农村聋儿学前教育,建议如下:

       (一)聋教育要因人适宜,不同的聋儿残余听力的状况不同,根据不同的残余听力的状况决定口语训练为主还是手语教育为主,但最根本的,这种决定应该由家长做出,而且应该使得家长有能力做出选择,不仅让家长有选择何种教育方式为主的权利,更要让家长有选择的机会和做出选择的能力;
(二)手语教育应该成为农村聋儿语言教育的基本方式,通过语言教育,让聋儿掌握自己的第一语言,得到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媒介,获得同外界交流的能力,获得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也是一门专业,这一专业要以聋人为发展主体。然而,缺乏专业人员是农村聋教育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有幼儿教育背景的健听人难以熟练掌握被聋人接纳的手语;另一方面,掌握良好手语表达能力的聋人大多数缺乏幼儿教育的专业背景。但我们不能等到培养出足够的专业人员再去发展聋教育,只有边研究,边培养,边实践;
       (三)以聋校为资源中心和组织机构,聋健配合,共同推进聋幼儿教育。聋校是实施聋教育的专业机构,有丰富的聋教育经验和大量专业人才,应该成为发展聋幼儿教育的资源中心和组织机构。幼儿教育属学前教育,教育的对象年龄小,不适合集中寄宿或学习。一般而言,一个县只有一所聋校。而农村的居住特点相对城市更为分散,家庭离聋校都很远,不可能要求聋儿家长每天接送孩子到县城上学,所以发展农村聋幼儿教育只能采纳集中学习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家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家庭教育是聋儿学前教育的主体和主要方式,因而家庭成员的手语教育尤显重要,这项教育工作以懂得手语的健听老师为主,家长手语知识以集中学习为主。但家长掌握手语的程度远远难以满足聋幼儿教育的需要,懂得幼儿教育的聋人老师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以集中聋儿或以社区为基础的家庭指导的方式教育聋儿手语,促进聋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聋人老师经常和聋儿交流,用手语给聋儿讲故事,促进聋儿的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科恩和罗斯曼认为,儿童入学前的社会情绪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初级学习的学术功能和智力成就有关。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最初5年的心理健康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巨大保证。聋人群体发挥社会正向价值还是发挥社会负向价值取决于聋教育,而幼儿教育尤为重要,聋人参与聋教育尤为重要。只有聋健合作才能推进聋教育的发展,推进聋人文化和聋人事业的更大进步。

       读后感:而据我国有关聋教育界权威人士介绍,我国聋生的学业情况低于同龄健听学生的平均水平,到小学毕业时,有3-4年的差距。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学前教育远比健全孩子晚.这是我们该深思的问题!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