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聋人教育 > 聋儿教育 > 正文

基本康复聋儿随班就读衔接初探

2012-11-23 15:19来源: 江苏省吴江市特殊教育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基 本康复聋儿是指有一定残余听力的聋儿,通过一段时间的听力语言训练.听力得到一定的补偿的儿童。“尽量避免隔离,尽早回归主流”被认为是特殊教育的最高境 界,基本康复聋儿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一体化”教育,对于基本康复聋儿的继续康复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基本康复聋儿回归普校随班就读的情况不尽如人 意,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普通学校方面的,有家长的,也有聋儿自身的,而聋校与普校之间缺少沟通与衔接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做好基本康复聋儿随 班就读的衔接工作是一条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基本康复聋儿随班就读前的衔接

基本康复聋儿随班就读之前,聋校应特别重视为他们今后顺利地随班就读作好准备.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好衔接工作:

I、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

有一定残余听力聋儿回归社会,听力能力的高低仅仅是其能否顺利衔接的一个方面.而社会适应能力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注重两方面的衔接性性训练:

(1)语言交往能力训练

对有一定残余听力聋儿的语训,目标不能定位于说一些词句、背诵几首儿歌,而应定位于培养聋儿的 语言交往能力,即训练和培养聋儿既能听懂别人的语言,又能比较自如地运用口语与正常儿童交流.尽量缩小他们与正常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差距,使其掌握与正常人 交往的工具,回归主流社会。在语训时,我们不仅让聋儿与语训教师多进行口语交流.还要求全体教职工每时每事用口语交流,一来增加聋儿的口语词汇量,二来使 聋儿能适应更多人的口形特点,逐步达到触类旁通,便于日后熟练地与健全人用口语交流。

(2)耐挫心理训练

基本康复聋儿在随班就读之前.经过训练,语言得到了一定的康复,就会产生优越感、自豪感,他们 渴望与正常儿童交往、交流。但是当他们跟正常儿童一起随班就读时,由于与正常儿童在语言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产生故意心态,甚至想 回到聋校就读,这是不利于聋儿的身心发展的。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学前为聋儿提供更多机会,让其与正常儿童一起活动,另一方面则加强心理指导,特别是加强耐 挫心理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引导聋儿与普校师生交流

普校的一切对聋儿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面对一群叽叽喳喳、能说会道的孩子,聋儿会产生一种恐惧 感。因化,在聋儿随班就读之前,我们让其到普校去走走,熟悉一下环境.与普校教师、学生沟通感情,消除聋儿的恐惧心理。为此.我们就近联系了一所普校,建 立伙伴关系,聋儿每天上午在年校接受语训、下午在教师的陪同下到普校与正常儿童一起活动,增加聋儿与正常儿童的交流机会。我们特别注意在老师的辅助下进 行.以免遇到交流不畅,使聋儿丧失信心。当聋儿与正常儿重双方都基本接受对方时,我们适当放手,让聋儿独立与正常儿重交往。

其次,向普校教师、学生介绍基本康复聋儿的情况。基本原复聋儿随班就读后能否被普校教师、师生 热情接纳,将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成功地进行随班就读。聋儿对于普校教师、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甚至对聋儿有一种偏见。因而,我们在聋儿随班就读之前向普校教 师介绍基本康复聋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指导学习的方法等.同时将该聋儿在聋校时的个人档案交给普校教师,使普校教师更了解聋儿,消除对聋儿的偏见,从心理上 接纳聋儿。

2 调过作息时间,改变教学形式

根据聋幼儿注意的特点,学剪语训每节课的时间一般为在20分钟左右,教学形式以游戏、活动和个 别语训为主。在聋儿离开聋校随班就读前的一个阶段,我们有意识地将一节课时间延长呈 30—35分钟,并适当进行集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使聋儿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后能尽快地适应普校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二.基本康复聋儿随班就读过程中的衔接

基本康复聋儿回归普校随班就读,并不是将他们安置在某一普校班级内就万事大吉了。基本康复聋儿 的言语能力仅有正常儿童3—4岁的水平,且存有一定的构语障碍,他们的知识、经验落后于正常儿童的知识、经验。因此,我们认识到,基本康复聋儿到普校随班 就读,是一个继续康复的过程。这就必须协同聋校、普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做好这一过程中的衔接工作,才能达到继续康复的目的,使聋儿成功地进行随班就 读。

l 由扶到放,逐步过渡

由于听力缺陷,聋儿对陌生的事物,特别是陌生的环境和人往往有一种排他心理。他们经过几年在聋 校的生活、学习已经熟悉了那儿的环境和人,习惯了聋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普校的环境、人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一下子很难接受和适应。因 此我们先就近联系一所普校,将基本康复聋儿安置在一个班内进行随班就读,教师随堂听课,放学后,学生回聋校进行个别辅导。一年后,再将他们送回本镇普技随 班就读。这样,聋儿逐步离开聋校教师的辅助,逐步地适应普校生活、学习节奏,为他们成功地效地随班就读提供了保证。

2.加强咨询、辅导活动

基本康复聋儿到普校随班就读,对普校教师来说是一件陌生的工作,往往感到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积极主动地为普校教师开展各类培训,经常深入普校听课,给予普校教师指导和帮助,协助普校教师帮助聋儿顺利解决“磨合期 中出现的问题。并接受普校教师的咨询,使聋儿与晋校师生尽快融合。

3 加强家校联系

在基本康复聋儿随班就读过程中,家长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们注意充分调动家长的力 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使聋儿家长了解聋儿的心理特点指导耸儿学习的方法。定期陪同家长到普梭访问,了解基本康复聋儿的学习现状,与普校教师一起 分析他们的学习特点,以使聋儿家长更有效地与学校合作,共同努力,促进聋儿的身心发展。

4 做好跟踪、个案研究

我们对每一个聋儿都建立起个人档案,对聋儿的听力损失程度、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智力水平、个 性心理特点、社会适应能力、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作出如实的、正确的评价。使普校教师了解基本康复聋儿的特殊性特在什么地方,以利于在教学与管理 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兼顾到正常儿童与基本康复聋儿的不同需要,为日后设计和实施聋儿个别化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同时进行跟踪记录,及时捕捉其随班就读中出现 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几年来,我们坚持做好基本康复聋儿随班就读的衔接工作,先后已有5名基本康复聋儿回归到普校随 班就读,从跟踪调查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都较强,口语交往能力进步很大、很快.学习成绩均居中等及中等以上。其中有一名学生在苏州国际外国语学 校就认在班级里。他不仅语数成绩数一数二,连外语的成绩也是名列前来他和正常儿童已经没有什么差距,在学习方面甚至优于正常儿童。

当然,衔接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衔接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聋儿能否成功地随班就读,最终回归社会主流。我们必须把基本康复聋儿学前语训与随班就读的衔接工作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使聋儿能得到真正的康复。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