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学保健 > 耳科知识 > 正文

听觉器官

2012-11-11 07:42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人的双耳位于头部两侧的颞区。它的功能主要是感受听觉和维持身体的平衡感觉,因此称为位(置)、听(觉)系。

颞骨:颞骨(temporal bone)位于颅骨的两侧,为颅骨底部和侧壁的一部分,其上方与顶骨、前方与蝶骨及颧骨、后方与枕骨相接,参与组成颅中窝与颅后窝。颞骨为一复合骨块,由 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部所组成。外耳道的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都包含在颞骨内。

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耳廓(auricle):耳廓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丽于头颅两侧,一般与头颅约成30° 夹角,分前(外)面和后(内)面。前(外)面凹凸不平,边缘卷突名耳轮,起自于外耳道口上方的耳轮脚。耳轮后上部有小结节名耳廓结节。耳轮前方有一与其约 相平行的弧形隆起称对耳轮,其上端分叉成为上、下两个嵴状突起,名对耳轮角;两脚间的凹陷部分名三角窝。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名舟状窝。对耳轮前方的深 窝名耳甲,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名耳甲艇,下部名耳甲腔,其前方即外耳道口。外耳道口前方的突起名耳屏。对耳轮前下端与耳屏相对的突起称对耳屏。耳 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名耳屏切迹。对耳屏下方、无软骨的部分名耳垂。

耳廓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而无软骨外,其余均为软骨组成,外覆软骨膜和皮肤。双侧耳廓的 大小、形状是基本对称,这与个体的遗传有关。耳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至成年。耳廓畸形的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后天性耳廓畸形多为外伤所 致。先天性的耳廓畸形多是在胚胎发育前6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部发育障碍引起的。

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canal):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成人长2.5-3.5cm,直径约8m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约占其外1/3,骨部约占其内2 /3。外耳道有两处较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外耳道峡。新生儿的外耳道与成人的有较大的不同,由于发育的 原因,新生儿的外耳道几乎全部由软骨部构成,软骨相互粘和,外耳道呈扁缝状随着年龄增长,2岁时外耳道已相当宽阔,6岁时与成人外耳道相似。

外耳道略呈S形弯曲,外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上,中段向内、向后,内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下;故在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提起,使外耳道成一直线方易窥见。

外耳道皮下组织甚少,皮肤几与软骨膜和骨膜相贴,故当感染时易致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痛。软骨 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皮肤上有很多神经感受器,接受触觉、痛觉和一般感觉,将外界对皮肤的刺激信息传入大脑 进行分析。另外,外耳道的弯曲、其皮肤上生长的耳毛,以及耵聍腺的分泌等均有保护鼓膜的作用。

外耳道由其末端的鼓膜封闭,使其成为一端相对密闭的管道。因此,外耳道不仅有传声的作用,还能使声音产生共振的作用,使声音进入其内后均有增强。

由于下颌神经的耳颞支,分布于外耳道等的前半部,故当牙病等疼痛时可引起反射性耳痛;另外,迷走神经的耳支,分布于外耳道等的后半部,故当有物体刺激外耳道皮肤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在外耳道的周围有丰富的血液供应系统和淋巴系统。

中耳:中耳(middle ear)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

鼓室(tympanic cavity)为含气空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前方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后方以鼓窦入口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以鼓膜紧张部的上下缘为界,将鼓 室分为3部:①上鼓室,位于鼓膜紧张部上缘平面以上的鼓室腔;②中鼓室,位于鼓膜紧张部上下缘平面之间,即鼓膜与鼓室内壁之间的鼓室腔;③下鼓室,位于鼓 膜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下达鼓室底。鼓室内有听骨、肌肉及韧带等。鼓室腔内均为粘膜所覆盖。

鼓室六壁 鼓室约似一竖立的小火柴盒,有外、内、前、后、顶、底6壁。

⑴外壁:由骨部及膜部构成。骨部较小,即鼓膜以上的上鼓室外侧壁;膜部较大,即鼓膜。

鼓膜(tympanic membrane):鼓膜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为向内凹入、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直径约8mm、上下径约10mm、厚约0.1mm,面积约 90mm2。鼓膜的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角,故外耳道的前下壁较后下壁为长。新生儿鼓膜的倾斜度尤为明显,与外耳道底约成35° 角。鼓膜边缘略厚,大部分借纤维软骨环嵌附于鼓沟内,名紧张部。其上方鼓沟缺如之鼓切迹处,鼓膜直接附丽于颞鳞部,较松弛,名松弛部。鼓膜之结构分3层: 外为上皮层,系与外耳道皮肤连续的复层鳞状上皮;中为纤维组织层,含有浅层放射形纤维和深层环形纤维,锤骨柄附着于纤维层中间,松弛部无此层;内为粘膜 层,与鼓室粘膜相连续。

鼓膜中心部最凹点相当于锤骨柄的尖端,称为脐。自脐向上稍向前达紧张部上缘处,有一灰白色小突 起名锤凸,即锤骨短突顶起鼓膜的部位,临床上亦称锤骨短突。在脐与锤凸之间,有一白色条纹,称锤纹,为锤骨柄透过鼓膜表面的映影。自锤凸向前至鼓切迹前端 有锤骨前襞,向后至鼓切迹后端有锤骨后襞,二者均系锤骨短突挺起鼓膜所致,为紧张部与松弛部的分界线。自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 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为了便于描记,临床上常将鼓膜分为4个象限:即沿锤骨柄作一假想直线,另经鼓膜脐作一与其垂直相交的直线,便可将鼓 膜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后下4个象限。

⑵内壁:即内耳的外壁,有多个凸起和小凹。鼓岬(promontory)为内壁中央较大的膨 凸,系耳蜗底周所在处:其表面有鼓室神经丛。前庭窗又名卵圆窗,位于鼓岬后上方之小凹内,面积约3mm2,为镫骨足板及其周围的环韧带所封闭,通向内耳的 前庭。蜗窗又名圆窗,位于鼓岬后下方之小凹内,为圆窗膜(又称第二鼓膜)所封闭,面积约2mm2,内通耳蜗的鼓阶。面神经管凸即面神经的水平部,位于前庭 窗上方,管内有面神经通过。匙突位于前庭窗之前稍上方,为鼓膜张肌管的鼓室端弯曲向外所形成;鼓膜张肌的肌腱绕过匙突向外达锤骨柄的颈部。

⑶前壁:前壁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上部有二口:上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为咽鼓管半管的鼓室口。

⑷后壁:又名乳突壁,上宽下窄,面神经垂直段通过此壁之内侧。后壁上部有一小孔,名鼓窦入口, 上鼓室借此与鼓窦相通。鼓窦入口之内侧有外半规管凸。鼓窦入口之底部,适在面神经管水平段和垂直段相交处后方,有一容纳砧骨短脚的小窝,名砧骨窝,为中耳 手术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重要标志。后壁下内方,相当于前庭窗的高度,有一小锥状突起,名锥隆起,内有小管,镫骨肌腱由此发出而附丽于镫骨颈后面。在锥隆起 的外侧有鼓索神经穿出,进入鼓室。

⑸上壁:又名鼓室盖(tegmen tympani),由颞骨岩部前部构成,后连鼓室盖,前与鼓膜张肌之顶相连续,鼓室借此壁与颅中窝分隔。位于此壁的岩鳞裂,在婴幼儿时常未闭合,硬脑膜的细小血管经此裂与鼓室相通,可成为小儿中耳炎进入颅内的途径之一。

⑹下壁:为一薄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其前方即为颈动脉管的后壁。此壁若有缺损,颈静脉球的蓝色即可透过鼓膜下部隐约见及。

⒉鼓室内容

⑴听骨:为人体中最小的一组小骨,有锤骨、砧骨、和镫骨连接而成听骨链。

锤骨(malleus)有小头、颈、短突(外侧突)、长突(前突)和柄。锤骨柄位于鼓膜粘膜层与纤维层之间,锤骨小头的后内方有凹面,与砧骨体形成关节。

砧骨(incus)分为体、长脚和短脚。砧骨体位于上鼓室后方,其前方与锤骨小头相接形成砧锤关节。短脚位于鼓窦入口底部的砧骨窝内。长脚位于锤骨柄之后,末端向内侧稍膨大名豆状突,以此与锤骨小头形成砧镫关节。

镫骨(stapes)分为小头、颈、前脚、后脚和足板。小头与砧骨长脚豆状突相连。颈甚短,其后有镫骨肌腱附着。足板呈椭圆形,借环韧带连接于前庭窗。

⑵ 听骨韧带:有锤骨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和镫骨环韧带等,将听骨固定于鼓室内。

⑶ 鼓室肌肉:①鼓膜张肌起自咽鼓管软骨部、蝶骨大翼和鼓膜张肌管壁等处,其肌腱向后绕过匙突呈直角向外止于锤骨颈下方,由三叉神经下颌支的一小支司其运动; 此肌收缩时牵拉锤骨柄向内,以免鼓膜震破或伤及内耳。②镫骨肌起自鼓室后壁锥隆起,其肌腱自锥隆起穿出后,向前下止于镫骨颈后方,由面神经的小支司其运 动;此肌收缩时可牵拉镫骨小头向后,使镫骨足板以后缘为支点,前缘向外跷起,以减少内耳压力。

⒊ 鼓室的血管与神经

⑴鼓室的血管:动脉血液主要来自颈外动脉,静脉分布大致与动脉一致,流入翼静脉丛和岩上窦。

⑵鼓室的神经:主要为鼓室丛与鼓索神经。前者负责鼓室、咽鼓管及乳突气房粘膜的感觉,后者最终并入舌神经,止于舌前2/3,负责此部位的味觉。

咽鼓管(pharyngotympanic tube):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位于颞骨鼓部与岩部交界处,适在颈内动脉管的外侧。内2/3为软骨部,系软骨 和纤维膜所构成;其内侧端的咽口位于鼻咽侧壁,适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自鼓室口向内、向前、向下达咽口,故咽鼓管与水平面约成40°角,与矢状面约成 45°角。骨部管腔为开放性的,内径最宽处为鼓室口,越向内越窄。骨与软骨部交

界处最窄,称为峡部,内径1-2mm。自峡向咽口又逐渐增宽。软骨部在静止状态时闭合成一裂 隙。由于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起于软骨壁或结缔组织膜部,前二肌止于软腭,后者止于咽后壁,故当张口、吞咽、呵欠、歌唱时借助上3肌的收缩,可 使咽口开放,以调节鼓室气压,从而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咽鼓管粘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可使鼓室的分泌物得以排除;又因 软骨部粘膜呈皱襞样,具有活瓣作用,故能防止咽部液体进入鼓室。成人咽鼓管的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2.5cm,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 宽,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

鼓窦(tympanic antrum):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出生时即存在,但幼儿鼓窦的位置较浅较高,随着乳突的发展而逐渐向后下移位。鼓窦向前经鼓窦入口与上鼓室相通,向 后下通乳突气房;上方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内壁前部有外半规管凸及面神经管凸,后壁借乳突气房及乙状窦骨板与颅后窝相隔,外壁为乳突皮层,相当于外耳道 上三角(suprameatal triangle, Macewen)。鼓窦内覆有纤毛粘膜上皮,前与上鼓室相连,后与乳突气房相连。

乳突(mastoid process): 出生时乳突尚未发育,多自2岁后始由鼓窦向乳突部逐渐发展,6岁左右气房已有较广泛的延伸,最后形成为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连通的气房,内有无纤 毛的粘膜上皮覆盖。乳突气房分布范围因人而异,发育良好者,向上达颞鳞,向前经外耳道上部至颧突根内,向内伸达岩尖,向后伸至乙状窦后方,向下可伸入茎 突。根据气房发育程度,乳突可分为4种类型:①气化型:乳突全部气化,气房较大而间隔的骨壁较薄。此型约占80%。②板障型:乳突气化不良,气房小而多, 形如头颅骨的板障。③硬化型:乳突未气化,骨质致密,多由于婴儿时期鼓室受羊水刺激、细菌感染或局部营养不良所致。④混合型:上述3型中有任何2型同时存 在或3型俱存者。

内耳:内耳(inner ear)结构复杂而精细,又称迷路(labyrinth),位于颞骨岩部内,含有听觉与味觉重要感受装置。内耳分骨迷路(osseous labyrith)与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二者形状相似,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膜迷路含有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骨迷路 由致密的骨质构成,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

⒈ 前庭(vestibule) 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略呈椭圆形。前下部较窄,有一椭圆孔通入耳蜗的前庭阶;后上部稍宽,有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通入。前庭的外壁即鼓室内壁的一部 分,有前庭窗为镫骨足板所封闭。前庭腔内面有从前上向下弯曲的斜形骨嵴,称前庭嵴。嵴之前方为球囊隐窝,内含球囊。嵴之后方有椭圆囊隐窝,容纳椭圆囊。椭 圆囊隐窝下方有前庭水管内口,其外口(颅内开口)位于岩部后面的内淋巴囊裂底部,即内耳门的外下方。前庭水管内有内淋巴管与内淋巴囊相通。

⒉ 骨半规管(osseous semicircular canal) 位于前庭的后上方,为3个弓状弯曲的骨管,相互成直角;依其所在位置,分别称外(水平)、前(垂直)、后(垂直)半规管。每个半规管的两端均开口于前庭; 其一端膨大名壶腹,内径约为管腔的2倍。前半规管内端与后半规管上端合成一总角,外半规管内端为单脚,故3个半规管共有5孔通入前庭。

⒊ 耳蜗(cochlea)耳蜗位于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主要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骨蜗管旋绕蜗轴2 1/2-2 3/4周,全长30-32mm,蜗底向后内方,构成内耳道底。蜗顶向前外方,靠近咽鼓管鼓室口。蜗底至蜗顶高约5mm。蜗轴呈圆锥形。从蜗轴伸出的骨螺旋 板在骨蜗管中同样旋绕,由基底膜自骨螺旋板连续至骨蜗管外壁,骨蜗管即完整地被分为2腔(为便于说明耳蜗内部结构,一般将耳蜗自其自然解剖位置向上旋转约 90°,使蜗顶向上、蜗底向下,进行描述)。上腔又由前庭膜分为2腔,故骨蜗管内共有3个管腔:上方者名前庭骨蜗管

,自前庭开始;中间为膜蜗管,又名中阶,系膜迷路;下方者名骨阶,起自蜗窗所封闭。骨螺旋板顶 端形成螺旋板沟,蜗轴顶端形成蜗轴板;螺旋板沟、蜗轴板和膜蜗管顶盲端共围成蜗孔。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经蜗孔相通。 蜗神经纤维通过蜗轴和骨螺旋板相接处的许多小孔达螺旋神经节。

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 由膜管和膜囊组成,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各部相互连通。

⒈ 椭圆囊(utricle) 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中。壁囊有椭圆囊斑,分布有前庭神经椭圆囊支的纤维,感受位觉,亦称位觉斑。后壁有5孔,与3个半规管相通。前壁内侧有椭圆球 囊管,连接球囊与内淋巴管,后者经前庭水管止于岩部后面(即内耳门后下方的小裂隙内)硬脑膜内的内淋巴囊。

⒉ 球囊(saccule) 位于前庭前下方的球囊隐窝中,较椭圆囊小。内前壁有球囊斑,内前壁有球囊斑,亦名位觉斑,有前庭神经球囊支的纤维分布。后下部接内淋巴管及椭圆囊管。球囊下端经连合管与蜗管相通。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构造相同,是人体静平衡的感觉器。

⒊ 膜半规管(membraneous semicircular canals)附着于骨半规管的外侧壁,约占骨半规管腔隙的1/4。借5孔与椭圆囊相通。在骨壶腹的部位,膜半规管也膨大为膜壶腹,其内有一横位的镰状隆 起名壶腹嵴。壶腹嵴上有高度分化的感觉上皮,亦为支柱细胞与毛细胞所组成。毛细胞的纤毛较长,常互相粘集成束,插入圆顶形的胶体层,后者称终顶或嵴帽。

⒋ 膜蜗管(membranous cochlear duct)又名中阶,位于骨螺旋板于骨蜗管外壁之间,亦在前庭阶与鼓阶之间,内含内淋巴。此乃螺旋形的膜性盲管,两端均为盲端。膜蜗管的横切面呈三角形, 有上、下、外3壁:上壁为前庭膜,起自骨螺旋板,向外上止于骨蜗管的外侧壁;外壁为螺旋韧带;下壁由骨螺旋板上面的鼓膜增厚形成的螺旋缘和基底膜组成。基 底膜起自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向外止于骨蜗管外壁的基底嵴。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spiral organ)又名Corti器,是由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等组成,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基底膜 纤维在蜗顶较蜗底者为长,亦即基底膜的宽度由蜗底向蜗顶逐渐增宽,而骨螺旋板及其相对的基底膜嵴则逐渐变窄,这与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固有频率有 关。

内耳的血管 供给内耳的血液主要来自由基底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分出的迷路动脉。内耳静脉分布与动脉不同。静脉血液分别汇成迷路静脉、前庭水管静脉及蜗水管静脉,然后流入侧窦或岩上窦及颈内静脉。

二、听觉器官生理功能

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与骨传导两种途径传入内耳。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

空气传导(air conduction)空气传导的过程可简示如下:

通常声波经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镫骨足板的振动即推动内耳外淋巴产生波动,从而引起蜗窗膜朝 相反的方向振动。内耳外淋巴波动时即振动基底膜,导致其上之螺旋器的毛细胞受到刺激而感音。耳蜗的外、内淋巴属传音部分;当外淋巴波动缓慢时,液体由前庭 阶经蜗孔传至鼓阶而使蜗窗向外突出;若为急速波动,则处于液体途中的蜗管及内容物即向鼓阶移动。

骨传导(bone conduction)即声波直接经颅骨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刺激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在正常听觉功能中,由骨传入耳蜗的声能很少,无实用意义;但因骨导听觉在耳聋鉴别诊断中很重要,所以应予注意。骨传导的主要途径是颅骨振动直接传入内耳。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