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聋人成功故事 > 正文

周口女孩张越小时候因病失去听力 考上研究生英语过四级

2012-12-03 09:40来源: 河南商报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张越说,手术取出出问题的人工耳蜗的同时,还必须要植入新的
张越说,手术取出出问题的人工耳蜗的同时,还必须要植入新的 张越家人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 邢军 实习生 孙科 邱瑾

  小时候的一场病,带给她终生的痛苦:听障。靠着看口型、摸喉咙的方式,她一点点学会了“说话”,并顺利地从小学一路读到了研究生。但是,现在她又住院了,因为耳朵再次出现了问题。

  遭遇

  一针下去,她的双耳重度耳聋

  27岁的周口女孩张越,现在是郑州大学美术系在校硕士研究生。这个长相靓丽的年轻女孩,一直是老师同学眼中的榜样,因为她把很多“不可能”都变成了现实。

  把一些“不可能”变现,对旁人来说可能很容易,但对她来说,则充满了艰辛,因为她听力残疾。

  张越出生于周口淮阳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一般的上班族。小时候的她,天真活泼、乖巧懂事,给父母带去了无尽的欢乐。但是,苦难没有放过这个可爱的孩子,六岁时,她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止,父母带她去看病,打了一针庆大霉素。

  这一针,让她的美好人生从此充满了波折——药物导致她双耳重度耳聋。

  “那时感觉天都塌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张越的母亲张云英现在回想起来,仍泣不成声。

  说话

  看妈妈的口型、摸喉咙学习说话

  随着张越一天天长大,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上学。

  每天,眼巴巴地看着同龄的小伙伴成群结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张越眼中充满了渴望和无奈。她还小,还不会说太多话,耳朵失聪后,她更难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但这一幕,父母都看在了眼中,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送张越上学。“不让孩子上学,最后她就废了。”张女士说,身为护士的她,开始教女儿说话。因为女儿听不见,张女士只能从最低级的教起,先教女儿读拼音,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教。因为听不见,张女士就让女儿盯着她的口型看,用手摸她的喉咙,感受轻微的震动。然后她让女儿摸着自己的喉咙,来模仿刚才的动作。

  上课

  听不见声音,只能盯着老师的板书看

  上课时,因为听不见老师的声音,张越只能眼睛不眨地盯着黑板,看老师的板书,哪地方看不懂,就瞅一眼同桌的笔记。张女士则借来老师的讲义,背会了,回家后再教给张越。女儿哪地方不懂,张女士再问老师。

  升入高中后,张越每周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画板报活动,她的作品获得了老师的认可,老师认为她很有艺术天赋,就帮她介绍了一名美术老师,教她画画。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

  在大学里,这个美丽、聪明而又坚毅的女孩,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做事积极,专业课成绩非常好。”正在北京理工大学读研的梁亮,曾与张越同在一个寝室4年。在梁亮看来,张越是个很棒的人。她说,由于张越会看口型,只要说话的语速不是太快,她都能看懂。

  “我们是学美术的,对英语要求都不高,班里没几人过英语四级,但她却过了,你想想,英语四级听力的分值占了快一半,其他题要做多好才能补上听力的分啊。”张越研究生班的同学陈晨说。

  在本科专业课老师陈冰玉眼中,张越很特殊,“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她让我印象最深。”虽然语言沟通有障碍,但遇到不懂的地方,张越还是会主动问老师。不过,这种沟通都是通过文字,就是拿张纸,在上面写。有时候,同学也会帮她简单“翻译”。

  在校期间,张越多次获得国家和学校的奖学金。

  分歧

  该植入什么耳蜗,双方产生分歧

  2010年7月,张越顺利本科毕业,开始找工作。但她的特殊情况,让她屡屡碰壁。这种挫折感,让她下定决心,要把耳朵治好。但植入一个好的耳蜗,需要一二十万元,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压力。

  张女士说,在准备考研时,张越从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沈阳弘鼎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弘鼎康)征集“爱益声人工耳蜗”志愿者,她就报了名。经过筛选、体检,2011年7月29日,张越在北京一家医院做了手术,植入了人工耳蜗。

  “刚装上确实能听见声音,但听不清别人说什么。”张女士说,今年10月14日,人工耳蜗的电极线露出来了,女儿开始发烧、耳朵里流脓,经诊断,她已鼓膜穿孔,引起中耳乳突炎,若不及时医治,可能引发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医生说要把人工耳蜗取出来。”张越在短信中说,“但同时要植入一个新的人工耳蜗,不然的话,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植入了。”

  张家人说,沈阳弘鼎康同意承担手术费用,但坚持要植入本公司的产品,但张家人不愿意,他们不相信该公司耳蜗的质量,想植入一个进口的好耳蜗。

  在进口耳蜗的费用该谁承担上,双方产生了分歧。11月30日下午4时47分,河南商报记者与沈阳弘鼎康的樊女士取得了联系,对记者提出的有关张越的问题,她说,自己正在医院看病,无法回答问题。

  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其他处理此事的人员可以联系采访时,她说,因为“今天天气不好,单位人员都下班了”。昨日,河南商报记者再次联系樊女士时,她说,等周一上班了,请示领导后才能接受采访。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