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台州三位特教工作者:康复聋儿注心血

2012-09-11 17:28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图为徐璟和学生

特殊教育之美,缘于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教育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台州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倾听他们工作中的辛劳和快乐。

魏斌和徐璟夫妇:从杭州来台投身聋儿康复事业

魏斌和徐璟夫妻的名字对于台州聋儿家长都不陌生,这对杭州夫妇凭着对特教工作的热爱,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于台州聋儿康复事业。2007年,他们开办了椒江畅听聋儿康复中心,是三区唯一能提供聋儿康复服务的机构。

9月7日,记者探访了位于洪家街道的椒江区畅听聋儿康复中心。康复中心内有聋儿语言训练教室4间、听力测听室、个体单独训练室、音乐感知室、游乐室、室内空间活动区等,能进行听力测试,助听器调试,言语矫治,语言教育,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

记者到时,正赶上4、5岁的孩子们在学儿歌,他们的发音、吐字都和普通孩子无异。魏斌介绍说,这都是人工耳蜗和语言训练的功劳。康复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植入人工耳蜗和佩戴助听器的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在魏斌夫妇到来之前,这两项康复服务在台州市是空白的,聋儿家长们只能跑到大城市去求医问诊,黄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我女儿1岁时发现听力跟不上,戴了助听器,一直都是靠魏老师调的,徐老师辅导她进行听说读写训练,8岁时带上人工耳蜗上小学了,现在已经4年级了。”黄女士回忆起孩子求医的心酸,感慨地说:“要不是碰上他们夫妻俩,萌萌(化名)也不能像现在一样进正常小学念书。”
 

赵桐:85后海归立志教聋儿学英语

“这里的特殊教育发展需要我,我就回来了。”在台州市聋哑学校,新入职的85后姑娘赵桐简单地说。

赵桐是台州聋哑学校唯一的海归教师。去年,她从英国读完硕士归来考入聋哑学校。初见赵桐,你可能很难将眼前这个漂亮、高挑的姑娘和聋哑学校班主任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国内的特殊教育和国外相比落后了不少,而且这方面的人才也很缺,我热爱这个专业,希望可以为聋哑孩子的成长做些事,让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精彩生活。”在赵桐看来,特殊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着帮助聋哑孩子融入社会的使命感。

她带记者来到自己执教的高二某班,邀请我们旁听正处于“胚胎期”的英语课。

“我来之前聋哑学校没开设过英语课,因为孩子们学听中文就有些困难,学外语就更是难上加难,学校原来也没有师资开设。”赵桐形容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留学获得的经验让她下定决心,带领聋哑孩子们学习不同的语言。

“同——学——们——好——”赵桐拉长了每个发音,配合着双手向上托起的姿势示意学生起立。学生们明白后就用手语回应:“老师好。”接着,赵桐又提了提嗓子辅助手语表达“拿出英语课本翻到字母表所在页的意思”。同学们齐刷刷地翻书,然后开始听着赵桐读:A——B——C——D等26个字母。有几位听力残余的学生,努力尝试跟着读,其他学生也都打手语跟读,眼神中流露出对有声世界的渴望。看着学生们这么努力,赵桐感到很欣慰:“和学生们一起努力,肯定能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下课回到办公室,赵桐又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摸石头过河”的初步打算:“我先从字母教起,再用对应的的图片帮助他们认识已知物品,熟悉后再用汉英对照来帮他们熟悉语法。”

赵桐说,教聋哑孩子相比普通孩子要更花功夫,老师的发音和口型都得夸张些,而且口语要搭配手语,40分钟的课堂教学体能消耗比较大。

 

“我在南京、杭州两地工作时遇到了一些台州的聋儿家长,得知台州在聋儿康复服务几乎没人去做,这里的孩子和家长需要专业的康复训练,我们就来了。”魏斌极简短地描述了来台州的经过。当天开学,畅听又多了36个小学员。

至今已有来自省内外的近100多个孩子通过畅听聋儿康复中心的训练进入正常幼儿园和普通学校。

在台州的5年里,魏斌夫妇也迎来了女儿出生、成长。现在,眼看着女儿明年将升入小学,他们却为户口问题陷入了矛盾。“我们都是杭州户口,在椒江没有房产无法落户。女儿若在椒江读书只能上民办小学或者农民工子弟学校,回杭州能上重点小学。”

“我们都是搞教育的,很明白父母对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在台州办康复中心,女儿也要在身边,总不能让孩子离开爸爸妈妈吧。”孩子读书的问题,让徐璟感到无奈。“如果无法解决女儿入学问题,我们只能把康复中心关了,回杭州去。可是那些听障孩子怎么办?”5年的心血,徐璟已经割舍不下,可作为母亲谁不想给孩子好的教育环境。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