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记古冶容大特教中心教师高兴柱

2012-09-12 10:40来源: 互联网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20载真情驻守特教田园
——记古冶容大特教中心教师高兴柱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张威、贺宁、植林、翠艳)

  不曾拥有过教师节时的鲜花和掌声,更不曾拥有过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就是特教教师所从事的事业。“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我的事业是根的事业。今年的教师节像往年一样没有鲜花和祝福,但看到孩子们有了一点点的进步依然很快乐……”翻开古冶区容大特教中心高兴柱老师的日记本,行行清晰的字迹映入眼帘。20年,从青年步入中年,高兴柱始终驻守在离人性最近的地方,把爱倾注在残疾孩子身上,始终甘做水滴,用全部的爱去滋润弱儿的心田,把他们培养成为残而不废的一代新人。

  艰难迈出的第一步

  1992年,古冶区培智学校(容大特教前身)师资不足,一向工作认真的高兴柱老师被安排到培智学校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普小的教室是五颜六色、充满朝气的,而培智班(简称培班)的教室是灰色的,那12个学生都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年龄小的11岁,大的已有17岁,走进那个教室我甚至有点害怕。”高兴柱带着惶恐和困惑进入了特教孩子的生活,那时她22岁。

  培班的学生个个都很特殊,他们有的患有孤独症,有的患有自闭症,有的是唐氏综合症,还有重度脑瘫患儿。大喊大叫的,摔桌子、椅子的,乱跑乱跳的,打骂老师的,拉尿裤子的,还有的能哭上一整天……

  这是高兴柱老师刚刚走向特教岗位时的难忘经历:精心准备的一堂课怎么也推不动,她茫然无措;刚下课就有学生跑来告诉她,一个同学在厕所里吃蛆,她拔脚就跑;刚给学生清洗完,又看见大便完的一个女生裤子没提就走出了厕所,她又赶忙把孩子领回去给她系裤子……

  年轻的高兴柱来到慈祥的老校长面前,抹着泪说:“校长,我还年轻,还没有结婚,真的不愿在这儿干,别人会怎么看、怎么说啊!……”

  虽说满腹委屈,但是强烈的使命感促使她还是留在了这个最需要她的岗位。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高兴柱尽快地克服心理阴影,塌下心来,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学习前辈的教学活动。老教师们面对面一字一字地教孩子说话,手把手地耐心教孩子写生字,为拉在裤子里的孩子擦身子……这一切高兴柱都看在眼里,那颗烦躁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也是从那时起,她立志要让这座荒芜的小岛萌生春绿,要让这群无辜的病孩子学会生活!

  曲折漫长的探索之路

  “干特教这一行,凭的是良心。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市各县(市)区,有时错过了长途车,家长就打车把孩子送过来。家长很信任地把孩子交到我手上,如果不尽心尽力真觉得愧对家长和孩子。”为了家长的期望,为了把这些孩子引向光明,高老师开始对特教教学进行深入地探索。

  一有时间,她就翻开《现代特殊教育》《正强化与正强化物的使用》等特教方面的理论书籍,认真研读,并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还经常在网络上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再结合实践不断创新。

  刚入学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教育,总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排队这么简单的小事也成了大难题。常常是抻着这个,拽着那个,好不容易把学生排成一排了,开始走“一二一”时,后面的队伍又走散了。高老师冥思苦想,结合培班孩子心里年龄低的特点,想出一个用游戏的形式来排队的好方法。高老师把废弃的墩布杆绑起来,变成两根长长的棍儿,把学生拢在两根棍儿之间,一个老师在前,一个老师在后,边走边说“火车、火车开了,呜呜呜,呜呜……”,学生感兴趣了,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逐渐形成了站队的概念,然后把棍子撤了,改成了拽衣角,渐渐地同学们能整齐的排队了。她发明的这一方法在特教中心已经沿用了10余年,现在刚入学的班级还在使用。

  高老师善于观察、勤于总结,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2002年,班里来了两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小女孩——小妍(化名)和小丽(化名)。她们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不接受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高老师观察到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肢体柔软,但乐感强,她决定从这方面着手试一试。高兴柱从音乐教室拿来手鼓、串铃和一些打击乐器,放上儿歌,在地毯上跳起舞来。这一招还真灵,欢快的音乐立即吸引了她们,不爱动的小丽脸上带着笑慢慢地蹭了过来,小妍也被老师拥推着来到地毯上,随着音乐动了起来。高兴柱第一次看到了她们的笑脸,笑的是那样灿烂,眼里放着亮亮的光。找到了突破口,就有了希望。高老师又发现她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逗”。于是高老师每天都和她们在一起活动,学猫叫,学兔跳,做你追我跑的游戏,终于有一天在高老师领着她们做捉迷藏的游戏时,小丽开口叫了一声“高老师”,高兴柱又惊又喜,紧紧把她拥在怀里。

  真爱催绽迟开的花

  教这些特殊的孩子,很多情况下是一对一的教学,高兴柱每天都要上6节课,下课还要写好学生的跟踪记录,没有一点闲暇时间,一天下来,身心疲惫。家人经常不解地说:“省点力气吧,一群智障的孩子怎么教也教不出大学生,还是留点劲管好自己的孩子吧。”高兴柱却说:“孩子们先天智力残缺已经很不幸了,现在他们像鱼儿依恋水那样依恋我,我绝不能松开每个孩子的手。”

  2007年,高老师的班里来了一个叫金涛(化名)的孩子,他不能说话,行为怪异,总爱把满兜的垃圾带回来,有厕所中的卫生纸、烂果核、土块石子……一次,高兴柱劝他掏出垃圾,没想到他的反应竟是拼命地抵抗:使劲地叫唤,用力地打人,满地打滚,还把垃圾塞进嘴里,其他同学有的吓得不知所措,还有的嘿嘿地笑,一时间也使高兴柱措手不及。然而委屈、呵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兴柱深吸一口气,重整笑容来到讲台上,和蔼地说:“孩子们,今天我们比一比,看谁最爱干净,看谁扔到纸篓里的垃圾最多,我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再画一个大红花。”话音刚落,大家纷纷捡拾散落在地上的垃圾,这下金涛不再折腾了,也把垃圾扔到了纸篓里。那天高老师给金涛画了一个大大的红花。渐渐地,金涛兜里的垃圾少了,在地上打滚的次数也少了,在老师表扬他时,还会用鞠躬来道谢呢。

  耐心、重复、不懈努力是成功的秘诀。当智障儿童黎亮超(化名)清楚地喊出第一声“妈妈”的时候,母亲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搂着儿子失声痛哭,在一旁的高老师也不禁流下幸福欣慰的眼泪。这是高兴柱整整三年,一千多天的努力换来的呀!为了让他开口说话,高老师每天让他看着自己的口型,几百遍地给他重复说“妈妈、爸爸”,让他用脏兮兮的小手摸着自己的嘴唇和喉咙感受振动,每次都说到声音沙哑、嘴唇麻木、不停哆嗦为止。黎亮超今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在高老师的教育下正在不断进步。

  天道酬勤,高兴柱的辛勤付出也换来了累累硕果。她所带的班级在学校一直是先进班集体,并两次被评为区级优秀班集体,很多家长都慕名而来把孩子交到她的手上。在区年度考核中,她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1999年、2000年被评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2003年、2007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2009年获得“感动古冶教育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十佳道德模范提名奖”;今年,她又获得古冶区“幸福市民提名奖”。

  “人生是一支短短的蜡烛,但在我的手里我要把它变成火炬,去照亮更多的人!”高兴柱经常这样说,因为她深深懂得,她是这群智障孩子的母亲,她将继续引领孩子们走向光明。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