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东济南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
聋人网-聋人听力辅助网
    聋人网-专业的助听器知识、耳聋耳鸣、人工耳蜗和听力康复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聋人教育 > 聋儿教育 > 正文

聋校语文教学“三转变”

2012-07-14 09:00来源: 编辑:济南聋人网   点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缺点和弊端,不能跟上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聋教育工作者都要充分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确实根据聋生的切身需要“转变”聋校语文教学。
     一、转变教学观,搭建师生互动的舞台。
     传统的课程理念中课堂上教师是竭力讲深、挖透,将整理好的语文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在新课程教学中,重点在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在努力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乃至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信息交流的过程,还应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应当使学生的知识信息得到增长,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得到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重视。在新课程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做好教法的转变。考虑教法的出发点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树立问题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教学观要转变以往的教学内容观念,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要真正体现课程改革后知识与技能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新课程精神。因此,新课程的聋校语文教学应根据聋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学习方式和补偿缺陷进行分类施教。而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一刀切”“整齐划一”等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聋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为聋生现在的学习与将来走上社会搭建语言学习的舞台。
     二、转变课程观,实现课程与实际教学的整合。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材、教参等文本,更是“体验课程”──教师与聋生切实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是教师和聋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和聋生并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创造者,他们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开发与创造。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课程与实际教学的整合。值得注意的是,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科书去教,要体现大课程观。教材只是个例子,而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凭借。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知识。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也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觉得语文是那么自然、那么可亲,语文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便会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运用。我们要站在新课程标准的高度上,不仅要学习它、钻研它,更要关注它所传达出的语文信息、人文内涵,以此为依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循序而渐进,用足用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达到课程与实际教学的有机整合。
     三、转变教师角色,适应全新的聋校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引导者。
     在新理念的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个合作者。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这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成为聋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聋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聋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文化积累等方面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与聋生一起交流,与聋生一起活动,与聋生共同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其次要求教师是个学习者。过去,教师一直在勉励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虽然我们不能说这句话是错误的,但要看到,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某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思想。我们试想,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可能无止境的给予。在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的新课程教学中,在知识与技术日益更新的今天,在鼓励探究发现的氛围中,学科型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式呢?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知识的输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聋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成为学习者,才能与聋生一同成长,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再者,教师还要成为聋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聋生,关注每一个聋生的每一件“小事”。既要关注聋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聋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运用中的行为,还要关注聋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的:促进聋生个性的张扬。因此,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做聋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聋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都有表达的权利,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新课程的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引导者。教师需要引导、激励聋生的思考,引导聋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引导聋生正确导演自己的人生。教学中,“导”要因势利导,教师要多一点启发引导,多一点参与激励,多一点多元思维;“导”要有法可导,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中引导;“导”还要依对象而导,要符合聋生不同个体需要的导,要注意聋生的差异,因材而导;“导”只是手段,实现师生合作才是真正真正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集思广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全新的角色、全新的理念、崭新的教法与聋生的所有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共建聋校语文学习的广阔舞台,让全新的聋校语文教学植根于课堂教学,让语文的教与学绽放出新的亮点!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喜欢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聋人网最新文章